历史背景

  1. 历史背景
    罗马君王皆主张该撒崇拜,违者受酷刑,其中以豆米仙为最(尼禄次之)。在豆米仙年间,他自称统管万有的神,推行该崇拜,因甚多信徒拒绝向君王下拜,豆米仙遂向教会宣战,不少信徒为此殉道。约翰为亚西亚教区的首领,故于主后95年被放逐至一石矿场海岛拔摩,在那里作矿工。此岛长十里,宽五里,离以弗所约二十五里,为罗马政府囚政治要犯之地。在那里约翰得见异象,他蒙吩咐将所见所闻全记录下来,达于亚西亚七教会(1:14)。这七教会在地理上异常接近,它们是约翰牧养的教会。“七”是完全的数目,故亦以七教会代表历代所有的教会。豆米仙后之纳瓦该撒(Nerva,A.D.96~98)同情基督徒,释放约翰回家。全稿在豆米仙殁后,纳瓦该撒时代约翰回以弗所后完成,时约主后96~98年。
  2. 著书目的
  3. 启示录的困难
  4. 启示录的易明
  5. 启示录的解释法
  6. 启示录与创世记的比较
    创世记启示录
    乐园丧失乐园复得
    人被神所驱逐人与神永远同居
    咒诅祝福
    失败得胜
    天地造成天地重造
    日月放光不需日月
    第一次哭泣再无眼泪
    拒受生命树生命树再现

  7. 书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