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1. 提多生平简介
    是安提阿(叙利亚)的希腊人(参加2:3),由保罗带领归主,据称是巴拿巴与保罗在安提阿布道时信主的(徒11:25~26),早年与保罗赴耶路撒冷,为外邦信徒未受割礼归主之例证(加2:1~5)。

    提多这名字的意思即“号角”。提多与提摩太同样是保罗的得力助手,保罗称他是“照着所信之道作我真儿子的”(1:4)。圣经提及提多的名字有十三次,而在哥林多后书占了九次,似乎显示提多和哥林多教会有较深切的关系。保罗曾打发提多到哥林多有三次之多,哥林多教会是让保罗“头痛”的教会,但提多代表保罗到哥林多的使命相当成功,显示出他是一个能干和机智的人(参林后7:6~7,8:16)。

    此后,一直到教牧书信时期才再看见提多的名字。保罗首次在罗马被囚得释放后,到访革哩底,在那里与提多同工,之后保罗把提多留下来,充任自己的代表,牧养该地教会。“革哩底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1:12),看起来提多所肩负的责任,都是比较难应付的工作。从提摩太后书中,看到提多与保罗在罗马二次被囚时在一起。在保罗写提摩太后书时,他显然为保罗往挞马太布道去了(参提后4:10),此后提多再没有在圣经内出现了。

    据教会稗史,提多是革哩底方伯的侄儿,岛上有提多大礼拜堂,革哩底人很尊重他,在与外敌作战时,也用提多为他们的口号。后来提多从挞马太返回革哩底事奉,得享寿终。

  2. 著书动机、地点、日期
    保罗自第一次在罗马坐牢被释放后,便各处布道,其中他造访革哩底,并留提多在该岛牧养教会,但觉察该处工作委实艰苦、繁重不易。后来他离开来到哥林多,在那里遇着西纳与亚波罗,刚好他们亦准备前往革哩底,遂趁机会书就提多书,交托这二人带去(3:13),旨在鼓励提多坚守主道,勿让假师傅破坏教会(1:9)。时间在提摩太前书书成与尼禄焚烧罗马城之间,因他打算在尼哥波立过冬(3:12),故亦有说他在该处写成提多书,时约63年之末或64年春写成。
  3. 革哩底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