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保罗写完哥林多前书后,不久便爆发“以弗所戏园事件”(徒19:23~41),他迫不得已缩短在那里的工作,离开住了三年的以弗所,往特罗亚去(2:12),在那里有短暂的事奉,后又赴马其顿省去(徒20:1)。此时,提多由哥林多前来,报告教会情况,得知教会不少问题已获解决,心中释然(7:6~7),但亦得悉教会仍受假师傅的影响,一些人对保罗的使徒权柄有所质疑,并对他本预告前来哥林多之计划后又不来之事大表不满,甚至对他事奉心志质疑。于是保罗续写“后书”,力释自己的事奉权柄及立场。完成后交由提多带回,并委派其他二位兄弟陪同提多前往,并协助完成收集捐献的事,时约主后56 年的秋天。此后保罗由马其顿的腓立比到访哥林多,住上三个月(徒20:3),在哥林多写罗马书(罗15:22~29,16:1、23),罗马书宁静的气氛表明了哥林多教会的困难已完善解决。

哥林多后书著成的目的:

  1. 称赞他们责罚教会中犯奸淫乱伦的人(5:1;2:6~11)。
  2. 解释自己的计划为何改变(1:15~22)。
  3. 回答教会对他使徒权柄的质疑(10~12章)。
  4. 鼓励教会捐献,赈济耶路撒冷的贫苦信徒(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