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哥林多城市是希腊重镇之一,是古罗马帝国的第四大城市,又是亚该亚省的都会,人口约六十五万。此城是东西方商贸必经之路,称“希腊的大桥”,故此商业及文化极其兴盛,但道德方面却颓废败落不堪,有说如被称为“哥林多人”就等于是淫乱的人”。城内有各族之人,有希腊、罗马、犹太人;有为奴的和自主的;有社会地位高,有教育之人;也有程度低、愚拙之人;有欧、亚、非洲之人。城里又有爱神维纳斯(Venus)庙、太阳神阿波罗(Apllo)庙,及二十多种埃及神秘宗教偶像崇拜,整个城市似被浓厚的偶像崇拜包围。此外,此城又受希腊哲学之影响,强调人的智慧,拒绝真理,使教会的信徒大受影响。故有学者谓当保罗在哥林多城写到罗马书1 章18~32 节的罪行时,他的内心不期然地便想到并写出这城市的情况。
哥林多教会似是保罗在其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建立的。那时他被迫离开了马其顿,在雅典小住后只身来到哥林多,在那里遇见一对爱主夫妇亚居拉、百基拉。他们同以织帐棚为业,并努力在城市传福音,共一年半之久(徒18:11)。在哥林多工作时,不久西拉与提摩太从庇哩亚前来协助,使福音工作在城里得以展开,他常在会堂里传神的道,可惜犹太人不肯接受,他遂转向外邦人传讲,以犹士都家为大本营(徒18:7),不久管会堂的基利司布也信了主(徒18 章;参林前1:14~16)。虽然工作辛苦,但主在异象中坚固保罗(徒18:9),使他信心不至动摇。
当迦流上任作方伯时(A.D.51),这些反对他的犹太人群起攻击保罗,但迦流认为这是犹太人的宗教纷争,不欲插手。事件过后不久,保罗带同亚居拉夫妇便往以弗所去,将他们留在以弗所照顾那边的工作,自己则径回耶路撒冷及安提阿去(徒1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