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與死亡學
人的生命在母腹中受孕開始,即使不胎死腹中,或被墮胎醫生殘殺,而能順利出生在世,每時每刻也免不了受死亡的威脅,直至它成為事實為止。幾乎人人都懼怕死,死卻不饒過任何人。人能登陸月球或作器官移植,使用人工心臟等等,但對死亡卻束手無策,徒喚奈何。中華民族因為懼怕死而不談死,以致造成了中華文化的淺薄;只知修建祖宗美觀墳墓保存屍骨,而不知其靈魂永恆歸宿何處 。
世人為要獲得專門知識解決不同問題,故此建立各門學科。一九一二年美國人潘氏(Rosewell Park)首倡「死亡學」(Thanatology),今天在美國已有多間學校提供「死亡學」證書或學位。但他們僅以護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探討,設法安撫死時的驚嚇慌張,不談生、死的意義與出路,無法尋到解決之道。雖然如此,有話說,「避免死亡的話題,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生命本質的真相」,或「死亡會把人打醒」確非虛言。所以正視事實,有助於真理的探索。
聖經中摩西說:「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12)知道生命的有限,才有生活的智慧,脫離財迷、權迷、色迷等捆綁,尋求永恆之福。人面臨死亡時常會見到靈界實際,例如看見已死的親友或天使從靈界出现,即所謂臨終洞察(Deathbed vision),證明「死」雖是生命在世的終結,但不是生命的滅絕(Extinction),而是生命的轉移或過渡(Transition)而已。
上帝不要世人在暗中摸索,祂在聖經中對生與死問題有詳細的啟示,非世俗方法可能獲得。故聖經中的「死亡學」也可叫作「真理死亡學」。整本聖經可說為要解決人的生、死問題,令人活得愉快、有意義;死得安然、存盼望。委實「死」這字是第一次從上帝口中說出,為要警告始祖亞當,生命是上帝所賜,反叛上帝的必至喪失生命;因為上帝是生命之主,永活真神。聖經說:「生命在祂裡頭」(約翰福音一4),「人有了上帝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上帝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翰壹書五12)離棄上帝便是離棄生命。沒有生命,還有甚麼可言!而且追求生的意義必需認識死的真相。死是人的結局,結局好萬事好。
死的來源
死從罪來。聖經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五12)因亞當犯了罪,罪性便遺傳到祂的每個後裔,所以大衛王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篇五十一5)有罪的人若沒有死限制,今天世界不都仍被暴君統治管轄麼?故此死是罪的對策,不論惡人怎樣兇殘,數十年後必與草木同朽,無法再幹害人壞事。在亞當犯罪之前,罪不存在,故此死也不存在。那時人與動物都是吃蔬菜或草的(Herbivorous),不是肉食類(Carnivorous)。
死的種類
從以下兩處經文,我們便可知道上帝造人有三部份,即「靈與魂與身子」:「……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3)「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四12)人既有三部份組成,人的死也有三方面:
靈(Spirit)的死
人的靈是與上帝交通的渠道。亞當犯罪之後便逃避上帝,交通便有了阻礙,靈的功用停止。「耶和華上帝吩咐他說:……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二16至17)這死該是靈的死。因為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聖徒說:「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以弗所書二5)未「與基督一同活過來」的時候,我們都是「死」的。經過聖靈的工作,才能重生有新生命。
體(Body)的死
亞當在世活了「九百三十歲就死了」,這死是身子(肉體)的死。肉體的死在靈死之後便已發動,但上帝仍讓人在肉體內活或長或短的一生,給人悔改,棄暗就明的機會。這死也是世人所無法否認,而且恐懼的,因為聖經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27)是今世人生終結,界定的時刻(defining moment);或永生或滅亡都在這剎那「蓋棺論定」了,再無悔改得救的機會。
魂(Soul)的死
魂是人的意志、理智、感情所在,代表人的「自我」。聖經上說到「人」時,原文常是「魂」字,將「魂」代表「人」。身子的死是「魂」的分離。「魂」離開身子能繼續存在,即目前「瀕死經驗」告訴我們所謂「知覺生還或知覺不滅」(survival of consciousness)。換言之,魂可離開身子,但不消滅。若魂的歸宿為天堂,便是永生;若歸宿為地獄,便是「第二次的死」或永死,進入永恆境界,再無更改。魂的常存如物理學的「能量不滅」。
生命戰勝死亡
主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十一25)「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十四6)主耶穌在世的時候沒有主持死人的喪事,因為死人遇見耶穌都活了。祂是生命之主,祂所傳的道是「永生之道」(參六68)。上帝差遣獨生子主耶穌降世,代人受死贖罪,解決罪的問題,也即是解決死的問題。因為罪是死的「毒鉤」,解決了罪的問題便是將死的毒鉤除去。死的毒鉤在人死後能將他的魂帶到火河永死的審判裡去,所以死的毒鉤除去,死便不再可怕了。故此我們因信得救的人都可與使徒保羅同聲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上帝,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十五55至57)基督徒能勝過死亡而非逃避死亡。死亡不再成為威脅,可以坦然面對。
聖經說:「祂(主耶穌)已經把死廢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摩太後書一10)「不能壞的生命」便是永生,永生是死的徹底解決,令死永不翻身。上帝將永生賜給人為要救人免受永死,這出乎上帝對人的大愛。生命是一切價值的基本;没有生命,一切免談。永生是無價之寶。基督徒之死都是可羨慕的, 不但脫離塵世罪惡的攪擾, 去了完美光明榮耀的天家,且享受在世為主作工的「果效」。
俗語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上帝不但愛人,祂且要與人永遠同住不再分離。「我(使徒約翰)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啟示錄廿一3至5)聖經又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馬書六23)無價之寶的永生是上帝給人最佳的免費禮物;人若伸出信心之手接受,便可不勞而獲。哈利路亞,感謝、讚美「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啟示錄一4)創造萬物的永活真神。
(此文刊登於《中信》月刊第 56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