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哲学(Philosophy)的英文字根由希腊文“爱”与“智慧”或“知识”合成。古时,人将一切的知识(抽象的或实质的,自然的或超自然的)都包括在哲学中探讨。十七世纪现代科学崛起,采用度丶量丶衡严谨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方法”探究,脱离哲学揣测性思考的领域,建立科学中各部门的学问。但人的许多基本问题,不是科学方法所能及的,仍是哲学中的题目,即科学中的基本假设也仍脱离不了哲学探讨的范围。所以现在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仍是文凭上的广泛称号。

今日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包括:

这些问题虽多非科学方法所能及,但却是人生基本重要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提出讨论思考实为理所当然,且是寻求智慧的起步。若它们得不到答案,人便不能过心安理得的生活,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西哲尝言:“我们无法避免哲学,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它们的隐藏意义,必须了解。”人之异於禽兽,便是因为有探究隐藏意义的需要。

可惜,主要的哲学问题,历史上的圣贤哲士数千年的讨论至今,仍得不到公认的结论。并且许多人认为,这些问题再讨论下去还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所以有人形容哲学是“没有起点与终点的路线”,或“哲学问题的辩论没有胜负之分”,或“哲学的性质乃问题的拟议,并非问题的解答”,或“哲学由惊讶中起步,当哲学竭尽全力考究之后,仍逗留在惊讶中”,这些引句都告诉我们,人的智慧有限,力量渺小,无法为自己解答人生的基本问题。

感谢慈悲的天父,全智全能的上帝,祂不忍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祂已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启示在圣经里了,使有心追求的人都可认识真理,过智慧的生活,人生有美好的归宿。现在用培根的一句名言作为结语:“肤浅的哲学,令人离开上帝;深邃的哲学引人归向上帝。”

(此文刊登於《中信》月刊第 39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