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来源
物腐虫生,是吾人常有的经验,所以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相信,只要有合宜的环境,生物可以由无生物自动而发生,这理论叫做自然发生论(Spontaneous Generation)。直至十九世纪中,科学家们还为这个问题彼此争论。读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到了1864年,终於由巴斯德(Pasteur)实验上的证明,方被推翻,三百年科学上的争论从此告一段落,确实地否认了这错误的观念。现在科学家知道:生命只有来自生命,生物必需由亲代遗传而产生。这便成为科学中一个公认的基本原则。生物学教科书解释说:“现代某些建筑物是很复杂而有系统构造的。但生物构造的复杂性尚远非它们所及,我们拒绝建筑物能自动发生的观念。故此,我们不得不拒绝复杂有如生物者,能自动由无生物而发生……。”(注一)
虽然生物都不简单,但在生物中比较而言,最简单的生物乃是病毒体(Virus)。病毒体有化学品与生物的两种性质,所以有人猜想,它可能是无生物,经冗长的时间,进化到单细胞生物的中间之一环。但病毒体是寄生物,本身没有代谢作用所需的酵素系统,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中,才可以生活与繁殖,所以不可能在原始之时先於细胞存在。著名病毒体专家博士(F. Bawdin)(注二)认为病毒体是退化的生物品种,由从前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生物退化而产生。这样,单细胞的生物,乃是生物界有独立生活与繁殖的最小单位。
虽然巴斯德等科学家已经给我们解决了生物发生的问题,但另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就是生物的来源问题,即是“假若生命只有来自生命,则地球是否从古以来就是有生命的?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又是怎样来的?”有些拒绝神创论(Special Creation)的人,虽然身为科学家,仍不愿向科学原则低头,反作出与它完全冲突的结论:“根据所知,地球上最初是无生命的,那些最初的生命一定是由於无生物自然发生而来的。”(注三)为要自圆其说,他们假定在久远(三十多亿年)之前,原始自然环境与现在不同,有利生物自然发生。事实上,原始自然环境如何,人皆无法有确实的知识,科学家们也没有一致的见解,只能作为没有根据的臆测而已。显然,“唯物”的立场就他们而言,较之科学的原则更为重要,为了坚持“唯物”立场,不惜漠视科学原则。
另有些人,为要避免神创论,托言地球上第一个生命来自别的星球或行星。但他们仍不能因此解决生命来源的问题,只是将这问题推到别的星球或行星去而已,因为人还可追问:“生物在别的星球或行星怎样发生?”
圣经创世记明确地记载:“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丶昆虫丶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创世记一20至24)约伯记十二章7至10节说:“你且问走兽,走兽必指教你;又问空中的飞鸟,飞鸟必告诉你;或与地说话,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鱼也必向你说明。看这一切,谁不知道是耶和华的手做成的呢?凡活物的生命和人类的气息都在祂手中。”一切的生物的奇妙结构与生活本能都说出无声言语,颂扬上帝创造的大智大能。
注一:G. G. Simpson,et. al.: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y
注二:Lamberts,et. al.: Why Not Creation, p.338
注三:BSCS 高中生物学(上册)31页
(此文刊登於《中信》月刊第 39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