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別性的主題

(一)主再來

  1. 聖經有五百三十五句有關主再來的經文,主再來的真理經歸納,有七大特徵:
  2. 主再來為要成全救贖(哥林多後書一:10;腓立比書一:6),擊敗撒但(彼得前書五:8;啟示錄廿:1~2),並應驗在地上為王的預言(詩篇二:8~9:啟示錄二:27)。

(二)教會被提

「被提」是聖經末世真理之一,可是學者對此辯論頗熾,重點不在有沒有被提,而是被提發生在何時,解說有四:

  1. 災前被提:被提與主再來是兩件事,被提是在七年災難期之前發生。此論支持重點有三:
  2. 災中被提:教會需經過三年半災難期才被提、此論認為啟示錄十—章12至13節的兩證人代表教會,他們在災中殉道後被提,表示教會在此時被提(但若兩見證人代表教會,那麼教會應甚易行神跡及全然為主殉道,像他們二人般)。
  3. 得勝被提:只有得勝信徒才被提(這被提論缺乏聖經支持,甚難成立。
  4. 災後被提:被提與主再來是同一件事,教會需經過災難期才被提。此論認為自亞當以來,所有歷代信徒均全數在災難期之末被提,然後帶著榮耀的身體與王復臨地上,在千禧年國裡共同作王(但此說硬將啟示錄四章4節的二十四位長老解作天使,又甚難解釋何來千禧年裡帶肉體的世人,因榮耀之體不用生殖,除非有不信主的人進入千禧年裡繁衍世代,這又是說不通的,此點亦與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1~34節、41節的預言有所牴觸;此外,這理論將基督台前審判變作今世地上的審判)。

(三)災難時期

  1. 舊約稱「雅各的患難」(耶利米書卅:7)、「耶和華的日子」(約珥書一:15,二:2)、「神忿怒的日子」(四番雅書一:18 )、「大而可畏之日」(瑪拉基書四:5 )。
  2. 新約稱「羔羊的忿怒」(啟示錄六:16)、「將來的忿怒」(帖撒羅尼迦前書一:10)、「災難與大災難」(馬太福音廿四:8、21 )。
  3. 災難期為時七年,即著名之「七十個七預言」之最後一個七的時期(但以理書九:27)。
  4. 目的有三:

(四)千禧年

千禧年是論及主在地上作王的時期,此項末世真理解說紛雲。

  1. 學派分三
  2. 情況有五

(五)新天新地

千禧年之末,撒但被釋放,旋即攪擾世上叛民,向神作最後一次攻擊,他的作亂無疑以卵擊石,神以大火殲滅他及其同黨(啟示錄廿:7~10),白色大審判即開始執行,然後整個舊天舊地來個大翻新,那是永遠國度的蒞臨。

  1. 舊天舊地經煉淨後變新天新地(彼得後書三:12),舊形質變成新形質(如毛蟲變蝴蝶),稱新創造(以賽亞書六五:17),像「復活」一般,煥然一新。
  2. 與舊天舊地有異同,如海沒有了(啟示錄廿一:1),因維持生命循環系統(life cycle)不用存在,也不用明光照耀,因神的榮光充滿了新天地(啟示錄廿一:23)。
  3. 詩意文字充斥描述新天地境界(啟示錄廿一:1~廿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