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会的圣礼
(一)洗礼
- 意义
有关洗礼的意义,各界学者意见不一,主要有三:
- (1) 赦罪性:洗礼可洗去人罪,促成救恩(代表教会:天主教、路德宗、圣公会、基督教会)。
- (2)立约性:洗礼是信徒与神立约的记号,如旧约选民的割礼般(代表教会:改革宗、长老会)
- (3)象征性:洗礼只是礼仪,象征信徒对神的信心。故是一项见证(代表教会:浸信会)。
- 形式
- (1)不少教会用洒水法、倒水法、抹水法;方法据自旧约祭司献祭时或作奉献时的形式。
- (2)另有些教会强调全身浸,这方法最能代表主的死、埋葬与复活,况且这是“洗礼”字(baptizo)之正确意义(如染布、烧瓷、船沉);这是外邦人入教的形式,也有教父著作(如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112A. D.)所支持。
- 对象
- (1)婴孩受洗
- ①不少教会接受婴孩洗礼之举,有说婴孩洗礼洗净原罪(如天主教、圣公会、路德会),有说将之归入神与信徒的立约恩典里(如长老会)。
- ②赞成婴孩洗礼洗净原罪者根据“全家”一字的用途,“全家”是包括小孩或婴孩的(使徒行传十:47~48,十六:15,十六:31~34,十八:8;但“全家得救”若包括婴孩在内,那么他们也在当时说方言了,G. Beasley-Murray之语)。
- (2)信徒洗礼
- ①信徒洗礼是指能运用信心接受主的人才接受洗礼,因为洗礼是根据信心、悔改而作的。
- ②此外,古教父的著作典籍皆引证他们反对婴孩洗礼,只接受信徒洗礼,如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黑马牧人书(Shepherd Of Hermas)、巴拿巴信札(Epistle Of Barnabas)、爱任纽、特土良、居普良、希律坡陀等。
(二)圣餐
圣餐的意义有四种不同之看法:
- 化质说(也称变质说):饼与杯因主礼人之况福,顿时成为基督的身体和血(代表教会:天主教)。
- 合质说:饼与杯没有变,在领受者吃进去时才成主的身体和血,表示饼与杯是饼与杯,但同时(即合质的英文concurrent字)也是王的身体和血(代表教会:路德宗、圣公会)。
- 动力说:饼与杯是代表基督的能力临到领受者之身上。如太阳之热力射在身上,天上太阳无改变,如饼与杯也没有变质(代表教会:改革宗)。
- 象征说:饼与杯只象征主的身体和血,没有物质上的改变(改革家慈运理谓饼、杯与讲道只是无言与有言之别;代表教会:浸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