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言
上下文脈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上下文(context)一字,是由拉丁文的con(即「一起」)和textus(即「被編織」)組成。故當我們提起上下文,意即貫穿整篇思想的銜接者,是把全文編織成一體的環節。良好的解經,是以整篇經文的亮光來看細節部份。有一位富有經驗的牧師說:「你可以不懂得原文,但不可以不懂上下文。」
以上下文脈之分析是掌握經文信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上文」與「下文」提供了作者思想之連貫性及相關性(contextualization),由上下文中可以幫助瞭解該段經文的意義,而把握住經文的中心。忘記或忽略緊鄰的上下文是嚴重的錯誤,是企圖分割經文,並假定子句、句子(甚至段落)可以獨立,而與其上下文無關。
所以解經者必須找出這些穿梭在各篇大小部份中的思路。如果解經者弄錯或忽略了這種銜接關係,他就誤會了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達的範圍、目的和整體的計劃。
當我們要解釋某一經段之前,須先熟悉全書內容,找出該段在全書的地位。問「為什麼」?為何作者寫這段?為何在此時此地說這一句話?與上下文有何關聯?注意整卷書寫作的目的。例如路加福音18:1~8 的寫作目的,要參看路17:11~37 和18:9~14。
認識上下文實在重要,我們應考慮四方面的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