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紧邻的上下文
例如:
-
马太福音7:21 ~23“……..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这里称“主啊、主啊”(7:22)之人是否真是基督徒?当注意上下文时,就知道那些是“假信徒”。因为上文主耶稣劝勉信徒要防备假先知(披羊皮的狼、坏树)。而下文主又说到房屋建造在盘石和沙土的比喻,暗示教会里有些人只重外表,但根基却很不一样。
-
马太福音10:34~36“我来……..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如果不注意上下文,就容易误解耶稣来是要世人不太平,使家庭不和睦。但看上文10:16~33 及下文10:37~39 时,就会清楚看出,这里讲的是现象,而不是主来世上的目的,是世人对祂的反应所造成的一些结果。人会因信仰缘故引起争论,甚至信者可能被逼迫至死地(10:21)。主在此乃提醒、劝勉门徒要为此付代价,才能爱主更深。
-
罗马书8:28“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必须看上文26节圣灵照着神的意思替圣徒祈求,不按我们的意思祈求,故每件事都有神的美意,目的是叫爱主的人得益处。而“益处”乃指下文29~30节的“得效法神儿子模样得荣”之益处。
-
你们是否常在祷告会中听人说:“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这是不是表示我们两三个人在这里,主就与我们同在呢?你知道吗?我现在虽是一个人,主也与我同在。这句经文和我们的祷告会没有任何关联。若仔细研究这段经文和上下文的关系以及它一些常用文法,就知道其原意是说,若有人犯罪,无论是在教会或是其它地方,若有两三人作见证,主说祂必与他们同在(参申19:15二、三人作见证)。因此我们在读经时,必须研究文法,以便完全掌握经文的意义。
-
林后6:14“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甚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么相通呢?”由6:11~13和7:1~4的上下文看,非指信与不信不可结婚,乃指不可与假师傅一同在教会事奉。并且以全书的中心思想来看,保罗乃是辩护自己、证明自己是使徒,并提出提防假师傅的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