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殊解释规则

A. 比喻

是用当时人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经历或情况,来与属灵真理作比较。常在福音书内出现。比喻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可由上下文观察得知。

比喻是地上的故事,但有属灵的含义。它:

例:撒种比喻、好撒玛利亚人比喻

B. 修辞手法主要有六种

  1. 明喻(simile)
    明喻是明显地〔用“好像”(like)、“如同”(as)等字眼〕将两件事物相像之处作一比较。彼得用明喻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彼前1:24)。路加福音十章3节,耶稣的话也是明喻:“我差你们出去,如同羊羔进入狼群”。诗篇第一篇也有用到明喻:“他要像一棵树”(1:3)、“恶人乃像糠秕”(1:4)。

  2. 隐喻(或暗喻metaphor)

    隐喻是运用比较,将一物直接说成另一物(基本上二者是不相似的)。隐喻的比较并不明显,但明喻则相反。辨别隐喻的方法:隐喻常用“是”、“就是”(is , are, was, were, have)。

    如:

  3. 拟人法:将人的特性用在物体、思想或动物身上。

    如:“田野的树木也都拍掌”(赛55:12)

  4. 人格化:用人的特点描写神。 如:“神的手保佑我们。”(拉8:31)

  5. 象征:用当时文化背景之下的言语、行动、事物,来代表、表达某些人或真理。

    如:耶稣基督为“神的羔羊”(约1:29)

    但要注意,象征可以不单指一个人或事,可能有多过一个象征意义。

    如:撒但与基督都被称为狮子,基督代表狮子好的特质(力量、王者风范等),而撒但则代表它坏的一面,凶恶残忍的野兽!

    例:

  6. 预表:是旧约的事件、制度、对象或人物,因着神预先的设计,不单具有历史的意义,更指向将来,在新约中的应验及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