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 聖經的總結

聖經對屬靈恩賜的使用有數句極清晰的提醒:

1. 「……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12:48)。

恩賜比較多的人,就有比較大的責任要運用其恩賜去幫助別人,這是愛的協助,是「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林前12:24)。恩賜較多的人協助恩賜較少的人,這是屬靈上的照顧與栽培,正如保羅照顧提摩太,訓練他成為好牧者、好牧師。

不少教會有大哥哥、大姊姊照顧屬靈幼嫩的肢體,伴他們「快高長大」,組長照顧組員也是同樣道理。這是可行的,也是教會配搭事奉的表現。

2. 「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4:14)。

此處表示提摩太已有屬靈恩賜,可惜他沒有發現或發揮他已有的,因而在事奉上輕忽了。不少學者覺得這節經文反應出提摩太在教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內憂外患皆有(參提前1:14~15,1:3~6、22),幾乎要放棄事奉。因此保羅寫了此段,勸勉他切勿放棄神聖的牧會使命【註5】。於此,保羅提出三點:

  1. 提摩太是具有恩賜的人(這些恩賜是信主時蒙聖靈賜贈的)。
  2. 那些恩賜是保羅曾預告他會有的(參1:18)。聖經沒有提及是在何時預告的,一般認為在徒16:1~3【註6】
  3. 提摩太的恩賜亦有眾長老的證實,「眾長老」可能是指提摩太的家鄉教會(路司得教會)的長老們,該次是提摩太奉獻參與保羅第二次巡迴佈道之時(徒16:1~3)。

從提前4:14可見,恩賜是易「輕忽」的(ameleo,即「不重視」;同字在來2:3譯「忽略」;太22:5作「不理」),需要主內成熟的肢體加以勸勉,切勿「不理」!

3.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提後1:6)。

年輕的傳道者提摩太在牧會中千辛萬苦,曾想離開他事奉的崗位,保羅先以四句極帶感情的話鼓勵他:

(1)懇切的代禱(1:3)。(2)真誠的思念(1:4)。(3)家族的信心(1:5)。接著是再次的提醒(ananumnsko,「再記住」、「再背誦」)(1:6),將他從神領受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anazoprein,「再焚燒」),表示提摩太事奉神的火熱已冷卻了,他的恩賜只發揮了最低的用途【註7】。這時需要添新柴,再點火,勿讓火種熄滅。

我們事奉神亦常需要多次多方的「點醒」、鞭策、鼓勵,免得我們埋沒恩賜,成為「又惡又懶」的僕人(太25:26)。

4. 「要被聖靈充滿」(弗5:18)。

「多結果子,父就因此得榮耀」(約15:8)。

弗5:18的「充滿」(plerousthe,意「豐滿」,作動詞)是現在命令式被動態動詞,表示不是自己做得來的,這是神的工作,人只是努力追求,只有神按照人的信心「豐滿」他(羅12:3),被聖靈充滿的人常自動結出果子(如樹枝連於樹幹之喻,約15:4~5)。主耶穌沒說是什麼果子,在聖靈降臨後的今日,皆可稱聖靈的果子,如加5:22~23a 的聖靈九果!

5.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5:25)。

信徒既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靠聖靈行事」可以很廣泛地闡釋,「行事」包括生活行事為人,也包括為主作見證,就是運用聖靈的恩賜建立主的身體。

可是在整本聖經的教導裡,明顯可見神的生命重於恩賜(如林前13章強調最大的恩賜是愛),屬靈的果子也是重於恩賜,因為果子代表生命,恩賜代表事奉或生活;恩賜只是方法和管道,而聖靈的工作是恩膏。從舊約至新約,信徒當重視聖靈的恩膏過於恩賜的本身。信徒的生命如同一棵樹,沒有生命的樹是不可能長出果子的。主耶穌的責備似在耳邊,「有葉子,沒果子,樹就枯乾了」(參太21:19)。

6.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凡信徒皆有恩賜,恩賜乃為服事。這才是認識恩賜、發掘恩賜、使用恩賜的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