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 恩賜的配搭
神給信徒不同的恩賜(林前12:7~10),也按著信徒信心的程度而分配(羅12:3),所以信徒的恩賜便有大小之分,亦有多少之別,容易在教會中產生妒忌而分門結黨。保羅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因此在林前12:12~27舉例詳解恩賜的分別和功用。
他用身體上各肢體的功用來說明:身體只有一個,肢體卻多(林前12:12)。肢體中的手、腳、耳、眼、鼻、頭各有不同功能,不能說誰較好誰不好(12:15、21),因為是神隨己意把肢體安放在身體上(12:18)。對身體上不體面的肢體,越給他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俊美(12:23)。「體面」(timen,意「榮譽」)喻被人欣賞,「俊美」(euschemosunen,由eu「好」和schema「外型」二字組成,羅13:13同字譯「端正」)意「好看」,兩者皆指外表悅人眼目;但除了可見的外表,眼睛看不見的心臟、肝肺更重要。人可以斷手斷腳、失聰、耳鳴、眼瞎依然活著,可是一旦沒有「心肝寶貝」,隨即嗚呼哀哉!
故此,對人以為軟弱的(林前12:22),神「越發給他加上」額外的照顧,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補償法」(compensation),保羅稱之為神的「配搭」(sunekerasen,原意「綁在一起」,意「聯絡」、「混合」,林前12:24;來4:2同字譯「調和」)、神的「安排」(etheto,意「安放」、「安置」;林前12:28同字譯「設立」,此字在古典希臘文裡常用在藝術畫家身上,說他們用各樣色彩調和出一幀動人的傑作,正如悅耳的樂曲不能靠一個音符產生,藝術作品也不能用一色表達)【註2】。神造的世界是七彩繽紛的組合,在神的教會中,你以為恩賜小(沒有體面)的,神便用別人的恩賜與你配搭,於是你便有了俊美!可見恩賜在各人身上的賜予,全是神的傑作,目的是為身體的益處(林前12:7),也為著神自己的榮耀(彼前4:11)。
有一篇文章名「如果當不成巨人,那就疊羅漢吧」,作者指出當一個人做不成某些大事時(喻巨人),那就找人一起疊個巨大的羅漢巨人吧。換言之,以己之短和別人之長配搭起來,發揮配搭的團隊精神,有些要彎身低腰給人踩上去,羅漢才疊得成【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