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恩赐运用的先决条件

恩赐既是礼物,就不计较领受者的心态,这是从施赠者的角度来看;若从领受者来看,那是感恩生命本质的彰显。故此,有关恩赐运用的条件,我们首先当存正确的态度。

A. 奉献之心(罗12:1)

罗12:1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随即便分析“恩赐之道”(参林前12:5~8)。在此,保罗先以奉献为前题,因为只有将生命完全交给神,才能好好地运用恩赐;若生命主权仍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恩赐的运用便会显得捉襟见肘了。

有了生命的委身,全心的奉献,事奉的恩赐才能发挥应有的功用。因为生命奉献给神之后,便能心意更新变化,察验出神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那正是祂随己意分恩赐给信徒的美意。有人说,奉献的心将接受的手伸展开来,领受神的礼物,正是此意。

B. 感恩之心(罗12:2)

我们当存感恩的心领受神的恩赐,凡神给的就不拒绝、不推辞,只存感恩心领受。这方面虽然没有明显的经文作引导,然而这正是接受礼物者最美善的生命本质。凡神所赐的,均是百物中的精选,只要存感恩的心领受,勿辜负赐赠者的美意。保罗说,“凭着神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大小”,metron,原意“量器”,如太7:2;可4:24;路6:38;启21:17作“尺寸”;弗4:13作“身量”)将恩赐分给人,保罗在此是将信心视作接受恩赐的量器。同理,可将信心量器改作感恩量器,这是从人的角度来看。信心是从神的角度看,神知道我们信心的程度;但我们知道自己感恩心的大小,感恩越大,所装的恩赐必越多。

C. 谦让之心(罗12:3)

罗12:3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此言表示自己有神给的恩赐,而自己的恩赐可能比别人显著,较易出风头,因而产生一种骄傲感,高估自己,低估别人,陷于自视过高的光景。另有一种情况是,在事奉神时,常看见别人恩赐比你多,比你强,你起初投以羡慕之心,后来羡慕变成妒忌,甚至产生恨恶,老我便趁虚而入,随意搬弄是非,忘了自己也有神给的恩赐,却不善加利用,徒受神的恩典。林前13:4说,“爱是不嫉妒”,表示“爱”这更大的恩赐会约束我们不恃骄凌人,不高抬自己、轻看他人。在肢体的观念里,手不会小看脚,眼不会小看手(参林前12:21),同样地在教会中,各人都当存感恩的心,领受神所分配的恩赐,善加应用,叫人得益(参林前12:7)。

D. 均匀之心(罗12:3)

罗12:3说,“看得合乎中道”,上句是“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问题是“看”什么?“中道”原文(sophronein)意“清醒”,在可5:15同字译“心里明白过来”,在彼前4:7作“谨慎自守”,表示“清醒地看待自己”、“小心谨慎地看自己”,勿高看或低看。这不是指自我形象的评估,而是指看神给的恩赐,不管恩赐多少,性质属前线或后方,都不重要,反要看每项恩赐各有功用,不轻此重彼。林前4:6说,“免得……贵重这个,轻看那个”,意思就是要看每项恩赐都是神的礼物。神岂会选错礼物,给错对象?林前12:7、11、18同说,若神没有给你那种恩赐,你不用妒忌别人拥有。

总括以上:

  1. 要清楚地看待自己的恩赐。
  2. 要看准每件恩赐都是神的礼物。
  3. 要看准自己的恩赐是有用的,能合乎主用。

E. 尽责之心(路12:48)

路12:48说,“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这是圣经一贯的真理。因此,就恩赐而言,恩赐比较多的人,就有比较大的责任要运用所有的恩赐去帮助别人。这正是保罗所说:“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林前12:24);彼得也同意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彼前4:10),“彼此”即表示各人皆有责任要完成神的托付。

F. 舍己之心(可10:45)

可10:45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满有恩赐的主,将恩赐用在舍己为人方面,毕生运用各种恩赐达到舍己为人之目的。祂正是为恩赐的使用立下了最好的榜样!

G. 仆人之心(太25:14~30)

在耶稣的天国比喻里,祂强调仆人对受托的工作,有两方面的表现:(1)良善。(2)忠心(太25:21、23)。良善是论仆人生命的本质,如奉献心、感恩心、谦卑心、中肯心;忠心则是论对工作的态度,如勤奋、忠于所托、令主人放心等。在此比喻中,良善和忠心的相对是“又恶又懒”(太25:26)。比喻中的仆人并没有道德上的恶,只是缺乏为仆应有的心志;“懒”就是一种工作态度,该做而不做,不该做却去做。“忠心”(pistos)与“信心”(pistis)是同根字,表示两者意义相连:仆人因为相信自己的本份,也接受自己是管家之职,因此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保罗在林前4:2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pistos)”。在彼前4:10同样也说:“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当一个仆人尽职于神的工作,神便赐他力量去完成。彼前4:11说:“若有服事的(原文没有“人”字),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显然服事的人(仆人)便有主人(神)所赐予的力量去做成神的工作。

仆人是管家,身为神的仆人,既领受恩赐,就该善用恩赐。神将恩赐给我们,是要我们去运用,投资在天国的事工上,不是要我们收藏起来,埋在地下。我们既承受神赐的恩赐,就要用(1)忠心。(2)良善与恩赐相称。记住,我们不是恩赐的主人,乃是恩赐的仆人,因此要照着神给的恩赐好好地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