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可 福 与 中 美 洲 差 会
(C. I. Scofield and the Central American Mission)

在宣信差派宣教士往全球各地,司各脱深入中非洲的十年,另一名美国人同时在中美洲打下福音见证的根基。这人後来以其所编并大受欢迎的圣经而着名。司可福并不是头一位看见中美洲异象的基要派基督徒,他於一八八○年代末期注意该地。那时据一位中美洲差会的历史学者说,“中美洲各国只有一个操西班牙语的福音见证团”。美国宣教士虽勇於前往各地,却忘了邻近的国家。司可福的策略是根据他视为宣教原则的使徒行传一章八节。他决心将错误矫正过来:“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并撒玛利亚——中美洲对美国及加拿大基督徒来说,是距离最近的未得之地!我们竟忽略了我们的撒玛利亚!”1

司可福一八四三年生於密西根,在田纳西州(Tennessee)长大。他十八丶九岁时,内战爆发,经过理智的考虑,加入了南军,在李氏(Lee)部队表现勇敢,因在安提亚谭(Antietam)一役表现勇敢,所以赢得南部邦联的十字勋章。内战结束後,他研习法律,一八六九年取得肯萨斯州(Kansas)律师资格,随即加入肯萨斯州立法院做事。後来在格兰特(Grant)总统任内,成为一名美国律师。一八七九年,司可福於圣路易(St. Louis)执业律师,一名勇敢的客户向他作见证,引领他归信基督教。对司可福这位“酒……的奴隶”来说,信主是一件富戏剧性的事。他开始深入查考圣经,後於一八八三年受按立为公理会(Congregationalist)牧师。接着的十三年,他在达拉斯(Dallas)当牧师,後来则成为大会讲员丶着名圣经学者丶费城圣经学院创办人暨首任院长,但他对中美洲属灵的需要有负担,是始於达拉斯牧会时。

在宣教上,中国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对司可福影响最深。司可福数年暑假都参加在纽约尼亚加拉(Niagara)举行的尼亚加拉研经大会(Niagara Bible Conference),会中与戴德生建立永固的友情。戴德生增强他对海外宣教的敏感性。一八八八年他知道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人民的需要,他们没有宗教可言,有的不过是生活不羁的神父。在属灵方面只是讽刺。

返回达拉斯後,司可福召集自己教会一些领袖,跟他们分享哥斯达黎加的属灵贫乏。他们组织一个祷告团契,专心为这人口只有二十八万的小国祈祷。聚会後不久一位与会者开始调查中美洲其他国家的需要,发觉除瓜地马拉(Guatemala)外,完全没有说西班牙语的基督教宣教士。

司可福得到资料後,觉得不能再没有行动了。一八九○年秋,他召集教会领袖到他家中,组织中美洲差会,不到四个月,新差会的第一位候选人麦克康纽(William McConnell)便在哥斯达黎加工作。不久,他妻子明妮(Minnie)及三个儿子与他会合。

中美洲差会之成立,背後得力的人物很多,不只一位热心的牧师丶一群鼎力支持的会众和一对甘心乐意的夫妇。麦克康纽抵达哥斯达黎加後,遇上两名敬虔的妇人——罗斯(Ross)太太和兰柯(Lang)太太,她们二人皆嫁给住在圣荷西(San Jose)英语社区的咖啡园园主,并且活跃於苏格兰长老会。两名妇女跟司可福一样,对哥斯达黎加很有负担,时常聚集为宣教士祈祷。随着时间过去,她们渐渐灰心,巴不得停止祷告会。然而她们仍坚持下去,终於在一八九一年年初,麦克康纽抵达该国时得到报偿。多年後,麦克康纽形容这二位妇女是“最先乐意欢迎我们到这个国家的人”,她们“自始至终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常帮助我们。”

一八九四年,中美洲差会在哥斯达黎加已有七名宣教士,差会正探讨别方面的事奉。扩展时他们受到阻挠,因为两名宣教士取道萨尔瓦多(El Salvador)时,双双死於黄热病。一八九五年,狄龙(H. C. Dillon)奉派调查在中美洲进一步工作的前景;返国後写道,“我觉得奇怪,因为摆在门前这大片工场,竟在整个世纪,被许多国家的宣教事工忽视,从新奥尔良(New Orleans)出发,只需付五十元交通费,十日後便可以见到好些大的部族。谁愿意去?”2 翌年,中美洲差会开辟了宏都拉斯(Honduras)和萨尔瓦多这两个新工场,一八九九年开辟了瓜地马拉工场,一九○○年尼加拉瓜工场。经过十年後,差会已有二十五名宣教士分布中美洲五个工场:其间虽然遇到挫折,差会仍继续增长,时至今天,近三百名宣教士在六个中美洲国家和墨西哥积极地事奉。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