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约伯记谈安慰人的艺术

王学青

约伯记是一本庄严神圣的书,文学境界很高。它涉及的领域宽阔深广,用词深奥优美,内容深入透澈,充分显示出作者有圣灵的感动和从神那里来的启示。它的第一章和最后的第卅八到四十二章是散文体裁,其他部分则是以诗歌体裁的方式写成的。它的主题看似是“约伯的苦难”,其实是“神得荣耀”;它的主角看似是“约伯和他的朋友”,其实是“神自己”;它的背景似乎是“苦难”,其实是“彰显神的大能和恩典”。全书叙述撒但在神的允许下对约伯展开攻击,使他在瞬间失去所有的财产和儿女,全身长疮出脓,让他极为痛苦。他的三个朋友年岁已高,听说他有灾难临头,却还能相约过来看他,为他悲伤,安慰他,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约伯见到他的朋友来到,希望他们能够:

1)听听他诉苦(参伯3:1-25)。

2)以仁慈待他(参伯6:14),而不是无故地责备他(参伯6:25)。

3)教导他,使他明白在何事上有错(参伯6:24)。

4)不要讥笑他,藐视他的灾祸(参伯12:4-5)。

5)惟愿他们全然不作声,听他的辩论(参伯13:5-6)。

可惜他们三个人不断地踏入在劝慰上的误区和坚持己见,结果不但没有使约伯得到安慰,反倒增加他的烦愁(参伯16: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不自觉地扮演了约伯三个朋友的角色,当身边的朋友或主内肢体有患难、软弱时,我们的爱心没有给对方带来慰藉,反而加增了他们的痛苦。现在看看从约伯朋友们所踏入的误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也可以不要犯同样的过错。

1)定罪他,论断他,羞辱他。他们认定约伯的痛苦来自他的罪和神的管教(参伯8:5-6),称他“不殷勤地寻求神”(参伯8:5)、“不清洁正直”(参伯8:6)、“邪恶人”(参伯8:20)、“不义之人”(参伯18:21)、“不敬虔之辈”(参伯15:34)、“恶人”(参伯18:5)。他们甚至认为,“或者你的儿女得罪了祂,祂使他们受报应。”(伯8:4)

2)责备他,倾覆他。他们责备约伯“愚昧无知识”(参伯15:2-6);“约伯开口说虚妄的话,多发无知识的言语。”(伯35:16)“不听他们这些白发人的指示”(参伯15:10-17)。他们甚至说出,“所以当知道神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的话(伯11:6)。

3)编造无中生有的罪。“你无故强取弟兄的物为当头,剥去贫寒人的衣服……。”(伯22:6-9)“他与作孽的结伴,和恶人同行。”(伯34:8)

4)倚老卖老,拿自己的经验劝导他,为他找解决方案,而且强迫他遵行。“这理,我们已经考察,本是如此。你须要听,要知道是与自己有益。”(伯5:27)“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伯22:21-30)

这一切的恶言恶语,让约伯痛不欲生,说到“我厌弃(性命),不愿永活。”(伯7:16)他甚至直呼,“我朋友啊!可怜我!可怜我!因为神的手攻击我。你们为什么仿佛神逼迫我,吃我的肉还以为不足呢?”(伯19:21-22)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我们想想,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来安慰人呢?其实一开始他的三个朋友所做的还蛮可取,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应用的,例如:

1)安静地陪伴他。“他们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个人也不向他说句话,因为他极其痛苦。”(伯2:13)在痛苦中的人,最需要的只是聆听他们的心声和了解其处境,让其心中的抑郁得到疏解。约伯也说:“你们要细听我的言语,就算是你们安慰我。”(伯21:2)圣经教导我们“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雅1:19)有时我们说的实在是太快了,听个只言片语就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真正明白和体会对方的感受,许多时候默默的陪伴也许更有益,因为这些能够给其带来真正的温暖,也能让他切实体会到神的爱。

2)诉说约伯以往的善行,提醒他并非一无是处,也就是说好话。“你素来教导许多的人,又坚固软弱的手……。”(伯4:3-4)“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神)吗?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纯正吗?”(伯4:6)经上告诉我们,“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4:29)“造就人的好话”是指“正面、积极的言语”,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只有这样“说好话”的言语,才能真正地叫人得安慰,得益处。

3)认同他,以平等的身份柔和地说话也就是好好地说话。“我在神面前与你一样,也是用土造成。我不用威严惊吓你,也不用势力重压你。”(伯33:6-7)圣经上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15:1)人与人之间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是由粗鲁急躁的语气所掀起,而很多一触即发的争执可被柔和安稳的语气迅速平息。所以我们要修炼自己的心,使它温柔敏感,控制自己的口舌“好好地说话”,使它能正确传达出我们的心意。

4)经过圣灵的帮助,将神放在谈话的焦点。将注意力转向神的公平、掌权、公义、大能。“你要向天观看,瞻望那高于你的穹苍。”(伯35:5)“论到全能者,我们不能测度;祂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义,必不苦待人。”(伯37:23)神有唯一解决问题的钥匙。

5)给人盼望,寻求圣灵的帮助。“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但风吹过,天又发晴。”(伯37:21)“造我的神在哪里?祂使人夜间歌唱。”(伯35:10)“你的案件在祂面前,你等候祂吧。”(伯35:14)默默为他祈祷,把一切交托给神,虽然我们是凭着爱心去劝勉人,但若不倚靠主,仰望主,就很难达到目的,甚至成为绊脚石。所以在去探望劝导前,我们一定要警醒祷告,求圣灵带领,把一切交托给主,按着神的旨意行。

6)等候神。约伯不断地求神与他对话,移去他的痛苦,但神是隐藏的,是沉默无语的,最后神终于出现,原来从头开始神一直就在他身边,听到他一切的诉苦,对约伯的苦难来源始末比约伯自己还清楚。他一连串在旋风中问了约伯77个问题,但是在全能者面前,约伯看到自己的渺小无知,也明白神万事都能做,祂的旨意不能拦阻(参伯42:2),也因此说出了千古名言:“我从前风闻有祢,现在亲眼看见祢。”(伯42:5)神做事有祂的时间表,我们不能理解,而且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唯有神知道一切,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候。

求神赐我们智慧,让我们以约伯的三个朋友为鉴戒,在生活中做一个有效益的安慰者。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250504
转载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22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