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火种的传播者——宾惠廉

李亚丁

你知道在华宣教史上有一位主的忠仆叫宾惠廉(William C. Burns,1815-1868,又译宾为霖)吗?他是一位从苏格兰长老会来华的宣教士,是19世纪享誉欧美和中国的著名布道家、奋兴家。他在华20载,先后在香港、汕头、厦门、上海、北京和营口等地宣教,为中国教会的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

属灵的预备

宾惠廉于1815年出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基尔赛兹(Kilsyth),家境优渥。父亲威廉.伯恩斯(William Hamilton Burns)是当地教会的牧师,母亲伊丽莎白(Elizabeth Chalmers)敬虔、贤慧。宾惠廉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在乡间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长大,自幼喜爱打猎、钓鱼和伐木等户外活动,也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尤喜阅读《天路历程》等基督教属灵书籍。或许因成长环境和《天路历程》等书籍的影响,宾惠廉习惯过一种简单、自律而富于冒险的生活。

宾惠廉13岁那年,在一心希望他当律师的舅父安排下,得以进入阿伯丁一所著名中学读书。该校的拉丁文教师非常严格,为他奠定了语言训练的基础。后来他到中国宣教时,无论学习中国方言如广东话、厦门话,还是学习官话,都能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宾惠廉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又升入阿伯丁大学,主攻法律,毕业后即前往爱丁堡投身见习律师业务。到此时为止,一切尽如其舅父之意发展,然而却引起他远在家乡的父母亲的担心,因为他们一直希望宾惠廉能够走上专一事奉神的道路,而他却相反地对基督教信仰越来越冷淡。但就在这个时候,宾惠廉在一次奋兴大会上经历了神对他的呼召,此后他的生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不但恢复了对神的渴慕追求,而且毅然放弃了即将获得的律师资格,转入格拉斯哥大学攻读神学,专心装备自己,将来献身于宣教事业。在此期间,宾惠廉因着圣灵的感动,遂向上帝许愿,愿意接受差遣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块土地上去传福音。

1839年,宾惠廉24岁那年,获得格拉斯哥长老会的讲道资格。他先在家乡附近的各地教会讲道,因其富有讲道恩赐,每到一地,就把复兴带到那里的教会。不久,他遇到其传道生涯中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顿地(Dundee)圣彼得教堂的牧师马杰尼(Robert M. McCheyne)因为健康原因,必须要休养一段时间,于是他写信给宾惠廉,请他前来代理他的职务。当时马杰尼牧师是那一带地方赫赫有名的布道家,经他多年教导下的教会拥有全苏格兰最高水准的会众,任何人来接替他的讲台,恐怕都会相形失色,何况是初出茅庐的宾惠廉呢?宾惠廉深知自己的不足,但也别无选择,只有完全依靠圣灵的能力,放胆讲道,结果获得了出人意外的成功。

复兴的火苗

1839年7月,宾惠廉应邀回到家乡讲道,会众反应异常热烈,使他不得不将会期一延再延。敏锐的属灵嗅觉使他闻到火苗的气味,由此判断一把复兴的火即将燃烧起来。果然到了7月23日的上午,这把火从天而降。当时渴慕的群众挤满了整个礼拜堂,宾惠廉以诗篇第一百一十篇3节:“当祢掌权的日子,祢的民要以圣洁的装饰为衣……。”为题教导会众。圣灵运行在整个聚会中,许多人为自己的罪痛悔,许多人呻吟哀哭,更有许多人仆倒在地,呼求神的怜悯。从上午十点钟开始的聚会,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钟才散会。

此后,宾惠廉脚踪所至之地,复兴就随之而来。苏格兰著名传道人,后来成为南非复兴运动领袖的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就是在这时候受到宾惠廉影响的:“1838至1840年间,神用宾惠廉引起属灵的复兴,一如祂用芬尼(Charles Finney)在美国引起的复兴。宾惠廉的生命对年轻的慕安德烈是一种有力的挑战,挑旺了他心中属灵之火,使他热烈地追求圣洁。”(引自《慕安德烈灵训》,苏恩佩译,证道出版社)

1844年,宾惠廉又把福音复兴之火延烧至加拿大,直到1846年他回到英国为止。而著名加拿大长老会宣教士、台湾北部福音事工的开创者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就是宾惠廉北美洲宣教之旅所结的果子之一:“1844至1846年,那位后来成为英国长老教会首任海外宣教士到中国宣教的宾惠廉牧师,到加拿大举行培灵大会。……当时马偕牧师虽然只三至四岁,但他自己后来承认说:‘他的姓名家喻户晓,我幼年的心灵也颇受了他的思想的影响。’”(引自《台湾长老教会百年史》第一编第二章)

陌生的中国

经过八年横跨欧美两大洲的福音征战,宾惠廉身心灵亟待休整,再重新出发。这时他觉得自己需要改变服事的方向,于是重新考虑到最初的心愿——加入海外宣教的行列,结果他如愿以偿。1847年,宾惠廉接受英国长老会差会的差遣,登上了一艘驶往中国的商船,前往中国宣教。在漫长的航程中,他花费大量时间借助于研读行李中两本书学习中文,一本书是卫三畏(Samuel W. William)编写的《英华辞典》,另一本是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翻译的《马太福音》。经过五个多月的航行,宾惠廉于1847年底抵达香港。为了尽快掌握中文,他特意离开较为舒适的外侨社区,独自一人到华人社区租下一间简陋的房屋居住,通过直接与华人接触、交往来提高自己的会话能力。不久他即开始去邻近乡村巡回布道。每到一个新地方,他就会找一棵比较显眼的大树,站在树下用中文大声朗读圣经。很快,他就会吸引一群村民前来围观,然后他就开始与他们交谈,解释所读的经文,传福音给他们听。当然,多半的人只会对他这个洋人面孔感兴趣,对福音则不屑听从,甚至加以嘲笑。不难想像,宾惠廉这样一个曾经享誉欧美、动辄吸引成千上百听众的布道家,如今却每天面对着寥寥无几、反应冷淡的异国听众,该是何等大的反差啊!然而他清楚并顺服神的引导,不灰心、不动摇,甘愿在中国默默播撒福音的种籽。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磨练之后,宾惠廉转往福建,在厦门、汕头一带传福音,辛勤工作了五年之久。他先后把自己深深喜爱的属灵名著《天路历程》翻译成厦门话与官话,使之成为中国教会早期重要的一部灵修书籍。宾惠廉还留下一句名言“Always ready”(随时待命),并以这一句话做为他主要的信息,同时也是他生活事奉的准则。他常常勉励基督徒说:“你要随时准备好说:‘神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他的这一信息和准则影响了后世许多基督徒。

影响戴德生

1854年,宾惠廉护送一名病重的同工回国。在英期间,他应邀到英国各地演讲,把中国的需要传递给英国教会。次年,宾惠廉再度动身来华,与他结伴而行的是日后主持闽南教务的宣教士杜嘉德(Cartairs Douglas)。抵达上海后,宾惠廉与年轻的戴德生(Hudson Taylor)相遇,进而成为一对互相敬爱的同工,在一起工作了相当一段时间。宾惠廉比戴德生年长17岁,且早他四年到中国宣教,因此戴德生在灵性上从他得到很大帮助。

戴德生曾如此描述他们在一起配搭事奉宣教的美丽情景:“1855年底,在神带领之下,我认识了英国长老会传道会的宾惠廉牧师。我们联袂出发,住在船上,前往江苏以南、浙江以北的大城小镇宣讲福音。……通常,我们所到之处,无论是大城小镇,每天在向神祷告之后,大约早上九时许,便提着轻便的竹凳,离船上岸。找到合适的地方后,我们其中一人便站在竹凳上,开口讲述福音。这样大约要讲20分钟,讲的时候,另外一人则在旁边祷告。然后两人互换位置,好叫刚才讲话的人得着休息。这样过了一两个钟点,我们便转移地方,再次宣讲福音。中午回到船上吃午饭、团契、祷告,然后再出外工作,直至日暮。”

戴德生也谈到宾惠廉留给他的印象,以及对他的影响:“宾先生对神的话语极之爱慕,生活圣洁可敬,并且与神紧密相交。数个月来与他在一起,使我受益匪浅。他丰富的经历和属灵的洞察力,以及他对宣教的一些观点,对我日后组成中国内地会,播下了积极有效的种子。”《戴德生传》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宾惠廉)以祈祷为呼吸,以祂的言语为饮食,深深地感觉神的同在。此外,他有丰富的学识、温和的性情及天赋的机智。他是一个可喜的伴侣。他的心灵是何等的高超!生活是何等的清苦!他的信仰终不动摇,对恶者的攻击永不止息。宾氏——他的友谊及一切——是神所赏赐戴氏的奇妙恩惠。……在他的感化中,戴氏的智识和灵命长大,以致认识自己及神所给他的使命。他后来的成绩因以完美。”(引自《戴德生传》第27章,胡宣明节译,证道出版社)

辞世在异乡

1863年,宾惠廉前往北京,在那里传道四年。在此期间,一向不愿照相的他,为了母亲的要求,破例由一位俄国朋友为他拍了一张照片:他身着中式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右手拿着雨伞,左手拿着圣经,显得质朴而坚定。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唯一一张宾惠廉的照片。

1867年,宾惠廉继续北上,出了山海关,进入到东北境内,直到辽宁的牛庄(今营口)。遗憾的是他在东北工作的时间太短,未能亲眼看到福音之奋兴。1868年春天,宾惠廉因病而辞世,行完了自己的“天路历程”,享年53岁。他那不慕虚荣,不求名利,不为艰难所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后世信徒留下了美好的榜样。谁能说后来的中国东北福音大复兴,没有他的一份耕耘呢?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180106
转载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76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