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身泰北二十年

─中华福音使命团泰国工场主任郭贵珍牧师专访

徐道励

徐:可否分享一下您信主及蒙召事奉的历程?

郭:我小学在一间基督教学校读到三年级,从宣教士那里得闻福音。12岁那年,跟母亲丶弟弟同一天受洗。但我并不喜欢去教会,还是母亲拖着我的手去礼拜堂的。後来我家从油麻地搬到横头磡,我便没再读书,在家做胶花丶车衣等活来帮补家计。有教会办的夜校来接触我们,鼓励我再读书,17岁时在夜校完成小六课程。这一年我在学校听道,得知不能只跟着父母信神,便自己向神认罪,重新决志。之後我再念开设在徙置区天台的中学夜校。1967年,一次听卢家􁱀牧师讲道,听到许多人如同无牧的羊,便蒙召献身事奉。天台学校有个教会,1968年刚好需要一位福音干事,我便回去事奉,协助牧师。

在中学夜校完成中五课程後,1972年便入读伯特利神学院。断断续续,我念了九年。因我读神学前认识了我先生,他也是传道人,而教会想按立他做牧师,希望他结婚。但当时神学院有个观念,认为读神学期间结婚的,可能是心志不坚,因此要停学一年,考验心志。 1975年我们结婚,之後有些长者劝我不必再读了,专心事奉就可以,於是再停了一年。但我想读神学的心志没有减退,於1978年复学。谁知读了一个学期,先生被发现患上肾病,不久需要洗肾丶换血,1980年他被主接返天家。

1978年时,适值事奉了十年的教会牧师要移居海外,便安排我做主任传道。於是这段时期,我同时读神学丶照顾先生丶做堂主任。这一年教会所属的天台学校也要结束,我还与弟兄姊妹一起安排迁堂。先生离世後,我住到神学院,专心完成神学课程。之後,便全职回到自己的教会事奉。

徐:那您甚麽时候对宣教萌生负担?又怎样踏上工场?

郭:1981 年有次参加宣教培灵会,听一位将去泰北事奉的讲员分享,得悉当地华人难民村福音工作的难处,很多同工也不易留下长期事奉。第二晚我感到神的呼召临到,便回应主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因此1982年神学院毕业後,我便进一步关心差传。为更深认识泰北的福音工作,便去探访工场。可是到了工场,我与同工联络不上,又不知怎样去目的地。神藉一位从前天台学校的泰国学生帮助我,她毕业後回国,我跟她联络上,她家人把我送到那儿。在工场中我实在深感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於是祷告主,若是祂的心意便把我差去。同行还有两位女传道,其中一位之後便踏上泰北工场服事,不时与我书信往来,鼓励我去!

又有前辈牧者对我说:「有感动丶无行动,不成啊!」然而,我身体上的疾患一直影响我不敢前赴工场。我念神学时已患有肾结石,常感痛楚。毕业後情况仍无改善,後来医生建议我动手术。我已住进医院,等候开刀。有位姊妹带来一位熟识的医生来看我。他看过X光片後,诊断说:「你不如回家试试多多饮水,看能否把肾石冲走,可以免去开刀之苦。」於是照医生指示,我回家每天饮大量水。有个主日我痛得非常厉害,只能请一位执事代我讲道,提早回家。休息後覆诊,肾石却不见了!

我知该是行动的时候了。但因我英文不好,读神学时接触过一位西教士,他建议我参加华人差会,不必跨越语言障碍。於是我申请加入中华福音使命团,1985年12月15日起程前往泰国。其实1983年时,泰国政府曾通过要收回宣教士入境的配额,旧的离开了就不再批新的入境。幸而当局一直无严格执行这政策。差会有位同工在泰北事奉了三丶四年,离开时把配额给了我,我便能顺利留下来。差会又安排我去曼谷读泰文三个月,但资深宣教士劝我读一年,以考取与小六学生程度相等的语言资格。徵得差会同意,完成一年课程及考试後,我便回港述职。这时我母亲已病重,我回港不久即安返天家。母亲的安息礼拜後,87年3月我便回到泰北工场,事奉至今。

徐:可否介绍一下中华福音使命团在泰北的工作?

郭:中华福音使命团由郭诚长老创办,最初主要做华人福音工作;後也做少数民族及泰国人的工作。泰北人口其实不少,单是清迈就有160多万,孟芳也有十多万人。附近还有三个县市,都有我们的事工。除了开荒建立教会,我们还在当地设立了孤儿院丶学生中心等不同的工作。学生中心是应信徒……子女及村民需要开办的。因很多村镇没有中学,孩子读完小学後得到较大的城镇升读中学,便把孩子托管到我们这儿。在学生中心,青年人过着规律的生活,早上有灵修丶祈祷时间,日间返学,下午再有祷告时间。我们的目标是藉共同生活,以生命影响生命,训练这些年轻人成为成熟的门徒,部份有心志的则在外找人支持他们去读神学。他们多半是少数民族或泰国人,以泰文为主要语言。

泰北工场现有数个学生中心,六个服务机构,19个堂会;教会及服务机构加起来约共有2,000多信徒;合共有48位本地同工及15位宣教士在当地服事。经过20多年的耕耘,我们也部署了工作上的交棒,协助他们组织了一个当地的教会及机构联会。第一届由我兼任主席,邀请本地同工担任委员;我们的目标是让宣教士能渐渐退出,尽量让当地同工接棒。

徐:在工场多年,有没有遇上甚麽特别困难的事?您又如何克服,继续留下来事奉?

郭:上工场两丶三年後,曾发生过一件事:有位慕道者,以前是军人,患上肺病,情况严重,请求我们送他入医院。於是我派同工送他入院,也亲自去医院探望他。之後几天我要去曼谷办事。回来後,才知道他竟擅自离开了医院,不知去向。最糟的是他有位亲戚,平日并不理他,这时却要我交人,必须把他寻回。当时工场上只有我一个宣教士和几位本地同工(其他宣教士正在曼谷读语言),无人可商量。医院说他去了清迈。我和本地同工去清迈逐家医院找,却找不着;最後有位本地同工建议我去找村长。

感谢神,村长安慰我:「郭老师,你不用怕,你与我商量後才送这人入院的;再有人找你,请他来见我便是。」後来有位曾是军人的弟兄告诉我,他们知道事情的底细。那人从前是军中的情报员,我们不用再忧心他的去向。几年後,曾来问我交人的大爹却对我很友善,儿子结婚也请我喝喜酒,并且向我道歉,说当日的行为是有人怂恿他做的。他妻子後来也信了主,他也很支持太太,只是他自己仍有些困难未能决志。

其他较大的难处,是面对如人际丶同工关系等。因我到工场六个月後便做工场主任,要处理一些纪律问题,也曾被人恐吓过。当时有位本地同工常向人借钱。学生中心时常要采购东西,他以此名义竟向商店撒谎说上司不在,需要赊帐。同时,他又向人取回单据,让我们支付。这样,我们所付的款都落到他的钱袋,倒欠下商店不少钱。同工揭发了他,他反过来控诉别人。查清实情後,我们不得已要把他开除。当时他曾表示要找机会打我。那段日子我在外租屋,大家也为我担心。幸而仅是恐吓而已。

有些教会在边境或山区,去探访丶服事时也曾听到枪声,可能是村民为毒品或其他事有争执。有些山区很冷,有时天雨路滑,往来也有危险。但我们彷佛不懂得害怕,看见神一直保守。是甚麽使我能留下来服事多年?我想是神的呼召,是看到当地的需要。记得有一次,原工场主任离开後,新一批宣教同工又未来到,我独自一人在工场工作九个月之久。我自己绝不想站在这样的位置,但确定是神要我承担,便委身顺服。

记得一次戴绍曾牧师来我们的退修会讲道。从他身上,我看到西方人能几代都做宣教士,於是我也求神让我能长久委身。我又经历到神帮助我克服一些困难,如我对读泰文本来很恐惧,後来却读得很有兴趣;本来限制新宣教士入境,却有配额,这些都是神给我的印证,让我平安地留下来。

徐:有甚麽是令您特别开心丶鼓舞的事?

郭:最开心莫过於见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从未信到信主,又愿意出来事奉。我们现在好些学生中心的主任丶舍监也是校友。其中有位同工,当年读到中三,因家中经济困难,离开我们去大城市打工。我为她很着急,因实在不想见到刚被栽培成长的年轻人,因为生计要放弃学业和追求信仰的机会。於是我去城市找她,安排她回到学生中心。一方面为我们打零工挣钱养家;另一方面可以完成中学课程。毕业後她跟老师实习了一年再去读神学,经过多年,如今她在我们中间成了十分委身的同工。此外,也看见被鬼附的得释放丶有病的得医治,见到神的作为,也很得鼓舞!

徐:可否分享一些神怎样医治丶释放人的经历?

郭:在这佛教国家,传福音有不少拦阻:泰人深受佛教影响,少数民族则饱受邪灵辖制,华人信了耶稣不能再拜祖先,也常被家人认为不孝;因此信徒往往会脱离社群,受人排斥。然而,也有许多人因偶像邪灵的辖制,终日无平安,或者有病无钱医丶求医也治不好,便来投靠耶稣!

有位三丶四十岁的女士因邪灵搅扰,突然感到很恐惧。巫师告诉她要杀猪烧房子等,她全照做了,最後她走到拉胡人的村落住,还是无法得到平安,且感到咽喉有东西阻塞着,不能吃东西,越来越消瘦。有人叫她来找我们。我们为她祷告一周後,她竟能再吃东西,且把塞着咽喉的异物吐出!她家人也来照顾她。最後她在我们中间住了八个月完全康复,白白胖胖地离开。

另一位女子,跟父亲一起在庙里工作,被邪灵折磨了18年之久!我们为她赶鬼,好几年才完全清除邪灵对她的影响。污鬼折磨她时,她不吃不喝,脱掉衣服,在地上打滚。污鬼又擅於说谎,常恐吓说会使人死去!令周围的人十分害怕。

有时污鬼甚至会反驳我们,讨价还价,问我们要它往哪里去。我们要它往鸡或狗身上去,结果鸡和狗都死了。因为这女子得到医治丶释放,她所住的山区,後来便建立了教会。

又有位泰国女子,丈夫已信主,自己未信,却在新加坡糊里糊涂地接受了洗礼。有个主日我身体不适,其他宣教士跟我调换,让我在本地讲道,不用到远处讲道。这女子来到我们中间,脸色大变,面容凶狠。讲道後我施行圣餐礼时邀请人为她祷告,邪灵便显露出来,激烈地骂我!最後我们七八个人合力才能按住她,为她祷告。後来她断断续续再来我们中间接受祷告。经过几年之久,我们有系统地栽培她,教她自己灵修读经。之後她跟我们说,有一天好像突然有些东西从她眼前除去,此後她很爱读圣经。如今她先生做了传道人,她自己也在读神学。

徐:有甚麽话您最想与海外的肢体分享?

郭:今日泰国很多村镇仍未有教会。清迈丶孟芳,曼谷的南北部也需要宣教士。我们正预备把差会办事处从孟芳搬到清迈。不论开荒布道丶门徒训练丶社会关怀丶行政会计丶资讯支援等方面的同工,我们都需要,盼望建立好基础後,可把工作逐步交给本地同工。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080405
转载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19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