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变良牧──专访童铭惠牧师

招慧娴

不平凡的老人家 2006年7月6日下午我们抵达缅甸仰光机场。四丶五个人来接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不多说话,腰板挺直,双目炯炯有神,在打点一切。我想,为何他会在这细雨霏霏的下午来接我们三个无名小卒呢?原来他就是创办仰光基督教传道人训练中心,影响缅甸华人教会半个世纪的童铭惠牧师。

缅训中心创办人

中心楼高八层,入口处是大运动场,有高大树木,与邻近矮小民居相比,很是气派!童牧师的小办公室在二楼,内有一办公桌,隔壁是卧房, 有小厨房。童牧师有条理耐心地介 绍着中心,还兴致勃勃放映新制作的 Power Point,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已84岁,家人都在三藩市定居,独他保留缅甸国籍,以便继续在缅甸事奉。我深信在这前辈身上定有神奇妙的作为!

童牧师30岁才信主,40岁奉献。他说时间是晚了,要赶快为主作工,至今辛勤丶忠心事主已54年。他放弃美国加州舒适的气候和生活,甘愿在这湿热的地方事奉,对我们这些住在美国, 信耶稣没受过压制丶拦阻,还说事奉难的晚辈,实在是很大激励!

追寻生命的答案

童牧师本想从军效忠国家,因体能关系,转作军医。当时军中不少人患肺痨,到末期就由医院转到「太平间」等死。看着这些惊惶失措的年轻士兵,他很难过!心想,若我是其中一个,将如何面对?於是开始思想人死後的问题,便读道家老庄和儒学的书籍,研究小乘佛教,唯独不愿看「侵略中国」的西方基督教作品;结果找不到答案,便开始其酒肉人生,为满足今生而活。

战事完毕国军撤退,他奉命留守中缅边界一医疗所。过了一段时间,军队已撤至缅北,他打算还乡;但想到「衣锦还乡」总要赚到点钱才好回去。在朋友建议下,他留在缅甸当了西医。钱赚到了,且结婚生子;却过着爱享受丶好赌博丶太太也管不了的生活!

1952年,从中国逃到缅甸的难民中有内地会信徒,一位李医生很热心传福音,在家开查经班,特别从中国请来着名学者邵逸民,主领一个月查经聚会:早上查创世记,晚上查约翰福音。童医生因与李医生有交情,不便推辞,也去了。一听之下,竟得到自己一直要寻找生死的答案!他如饥似渴地参加了早丶晚的聚会。一个月後,成了基督徒,当时他30岁。

从良医变为良牧

三个月後,李医生迁往别处,李太太把教会委托童医生。他手足无措,李太太建议他们离开前请他讲一次道,他硬着头皮讲「八福」。自此他没停过讲道;一边开诊所,一边办教会。每到一地方必先拜访所有华人家庭才开诊。有一次到一地方有176户华人,用了两个月探访後才开始诊症。事奉十年後,因中国来的支援日少,仰光卫理公会开始支援他们,後加入该会。

童医生信主後,有人把其名字交给香港证道书室一位澳洲宣教士,她就把神学书籍丶属灵刊物等寄给他。当他用四年完成神学课程,那宣教士也返回澳洲。真是神奇妙的安排!

培训传道人之心

1962年,童医生到仰光开会,住在卫理公会区长家。一晚,区长与他谈到传道人接班问题,痛哭起来;他也有同感,但不敢表示甚麽。回房祷告了一整晚,决定弃医作全时间事奉。回家告诉太太,她不作声,把所有漂亮衣服收起来,改穿朴素服饰;更变卖首饰支持他开始的不少圣工。

其实,神早已预备童牧师的心:有一白族病人很富有,童牧师曾五次救他性命,每次他都把钱高高举起捧到童医生面前,很尊敬他。他第六次生病时,童医生出诊去了,匆忙赶来已迟了,令他感到很无奈丶尴尬!回程时,他想:自己本想成为良医,现病人要死了,我却无能为力!他死後到哪里去,我也不知道,还成何良医?这经历成了他日後全时间侍奉神的转捩点。

以身教配合言教

牧会时,他深感训练传道人之必要,但起初不成功。1982年,他趁参加星加坡举行的华福会,访问了十多位办神学教育的人,其中有开办门徒训练中心的吴勇长老;又找到一大批资料,边祷告边整理,得出结论:一般神学院都着重知识的传授,但他觉得生命的建立/操练,比学术更重要!他注重学生的重生丶祷告和读经;更以身作则,与他们一起生活丶学习,以身教配合言教。

1982年训练中心开始时,借用教会旁卫理公会闲置的楼房,有学生四人,他既牧会又教学。2000年获政府批准建了一座教育大楼,让学生生活丶学习都在学院。在这九成是佛教徒丶寺庙林立的国家丶排他又排外的政权下,能在仰光市中心建一座基督教大楼,实是一大神迹!

至今毕业生共一百多人,2006年学生51名。每月开支4,000美元,对贫穷的缅甸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神每月供应。童牧师以身作则,过简朴生活,与学生同吃同住,一切以神家为重!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070507
转载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14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