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短宣,改變一生——中信泰國宣教士方建英的心路歷程

方建英口述 / 蕭馬毓華編撰

信主前的我

我在香港出生,雖在基督教學校唸書多年,但聖經對我卻未曾引起任何漣漪。那時我在家隨從家人奉行民間信仰的習俗,在校則與同學一般無異地祈禱讀經;覺得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接著是升學、工作、踏足社會。那時我的人生目標是投放在工作上,以為只要把工作做好,賺取金錢,即可過著自足的生活。

得救經歷

1994年我獨自去了美國,認識了一個基督教家庭,從此我和他們一起到教會參與聚會。我是在1999年決志信主的。這年我的父親患了末期大腸癌,面對父親瀕臨死亡,我很無助,不知所措。通過讀經和禱告,我與神的關係拉近了;我學習將父親交託給神。我在香港的基督徒同學也時常探望我父親,讓我感受到在基督裡的愛與關懷。我在2001年又因轉工搬往南加州,當年復活節於Cerritos聖谷華人宣道會(CCAC)接受水禮,父親在同年聖誕節逝世。之後我接了母親來美國與我一起生活,感謝神,母親在2005年也決志信主。

逐漸成長

在接受水禮後的六七年間,我的屬靈生命尚是嬰孩階段;很多時仍舊我行我素,也未曾將生命獻給神。2007年,美國經濟開始衰退,三數年間我的職位一變再變,到公司出售後,我竟被壓調到只能領取新入職者的薪酬、福利和休假的崗位。這讓一向以工作為生活動力的我失去了重心,感覺這世界沒有公義,情緒也因被欺負霸凌而跌落到低谷。與此同時,加州一列滿載下班人士的火車突然出軌,死傷無數,讓我深覺生命毫無保障。感謝神,這一連串的衝擊竟讓我跳出屬世思維的框框,轉而進入對屬靈事物追求的領域。我主動請求基督徒同事帶我參加研讀聖經團契,在教會也開始學習事奉,對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標。

三次短宣

2012年,我參加了教會到厄瓜多爾的短宣隊。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短宣,雖然自己還未能獨立操作,只是隨眾從旁協助,但隊員們的宣教熱忱,以及當地人的迫切需要,都帶給我很大的感觸。短宣回美後,我一直看到一幅圖像,就是無論我身在何方,總有很多人未認識耶穌基督。這幅圖像提醒我思想到馬太福音第九章35至38節,當時主耶穌感嘆著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今天又何嘗不是這樣!這一年,我收到在香港的弟弟確診大腸癌的消息,之後便為弟弟及弟婦能接受救恩禱告。

2014年,我再次參加教會到中國的短宣隊,並探望母會一位退休牧師在廣州市番禺區建立的家庭教會。在分享宣道中,看到那麼多的失喪靈魂,同樣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同年,我獲知弟弟夫婦決志歸信耶穌基督,而弟弟於夏天便被主接返天家。我感嘆世事的無奈,生命根本不容人計劃;人生的價值到底是甚麼?我開始祈禱、反覆思索,求神確立我的人生方向;更因自覺不足,於2015年秋季開始接受神學裝備。

2016年,參與教會到秘魯的短宣之行,對我後來委身全職事奉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當地生活的艱辛、心靈的貧乏、傳道人的短缺,無不迫使我重新釐定我的價值觀。尤其是在看到帶隊的長老導師們全是古稀以上的長者,他們不但退而不休,更是一心一意全時間為神擺上,勞心勞力專注服事。這樣的生命見證,是我應效法的好榜樣!於是,我作了一個願意全心順服事奉神的祈禱。

參加宣教差會

那知神馬上回應了我的禱告!當教會在2017年初通知我有差會招請宣教士時,我嚇了一跳!心想:「神啊,不用這樣快吧?」其實我的本意是準備在職場上退下時,效法教會的退休領袖們以餘生事奉神。要知道,那時我轉職的新公司薪酬十分理想,且離我的居所不遠,同事也很易相處,立時離職實在有點可惜。但對神的呼召又不敢拒絕,只能切實禱告,求神給我一個確證。於是,我求神三件事:第一件是我未信主的妹妹和妹夫願意接我的母親回港照顧;第二件是我的母會能為我募足經費;第三件是該差會能順利通過我的申請。神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部落實了我的三個要求,那我還有甚麼好推搪呢?就這樣,我在2017年申請成為宣教士。

山區小學

隨著神的引領,我於2018年前往泰國。到2020年,差會安排我到清邁的湄陀山區學校,跟隨當地事奉的本地傳道人學習並配搭事奉,使我得以在山區當地的小學擔任義務老師,為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小學生教授英文。同時,我也參與山區的敬拜事奉,有機會與兩個基督教家庭建立關係,並向他們的親友傳福音。一年後,那些同工先後離去,僅剩下我一人留守。山區生活條件較差,道路崎嶇,天雨路滑,時有山泥傾瀉之危;但神的同在,使我即使獨自在山區事奉,內心仍然滿有平安。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23年。

加入中信

2023年夏,我回美述職,教會的長執們都表示,我獨自一人留在泰國山區太危險,要求我考慮到其他地方事奉。感謝神的恩典與引領,讓我在2023年8月有機會探訪邱清萍牧師及美國中國信徒佈道會(中信),並在那裡認識了中信的差傳部部長。他告知我,泰國「盼望基金會」(Project Hope Foundation)有負擔在2024年3月於泰國北部的清萊省策劃建立一所基督教學校的事工。這與神放在我心中的特殊宣教願景十分吻合。在得到神確定的回應後,我於12月申請加入中信海外差傳部服事。

膳宿服事

我獲接納為中信宣教士後,於2024年5月被差派到清萊投入「盼望基金會」的建校事工。在等候神帶領開展建立基督教學校事工期間,我先參與「盼望基金會」現有的大專女生膳宿服事,與當地的本地同工合作。基金會為有需要的大專院校女生,特別是泰國山區少數民族的學生,提供免費食宿,好讓她們能夠繼續升讀大學或接受工專訓練等教育。這樣的安排不僅使學生有機會接受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裝備,也讓她們在寄宿期間經歷屬靈操練,幫助她們更深地認識神!

我的事奉除了幫助寄宿學生提升英語水平,還有機會帶領學生一起晨更靈修、敬拜神,以及參與每週的查經團契,藉著讀經讓神的話語建造她們的生命。此外,我也與附近的鄰居建立關係,為傳福音做好預工。目前有少數村民會到基金會學習英文。

面臨改變

我雖是中信差派到清萊參與基金會建校事工的宣教士,但建校事工仍在策劃階段,全部落成需時最少三年。而基金會現有的大專女生膳宿事工,由於本地同工已離職,只剩下我一人獨自支撐;且由於女生逐漸畢業,招考新生也變得頗為困難,基金會創辦人決定於2025年停辦膳宿事工,但舍址仍可繼續使用。感謝神,中信決定接辦該事工!

預計未來除大專女生膳宿事工外,還將開展日間社區服務,藉著聖經真道改變當地人的世界觀,讓他們認識耶穌基督並得著永生。求神帶領並供應一切所需,並盡快賜給我一位本地同工,好讓我們能夠馬上開展新事工。願一切榮耀與頌讚都歸給神!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250508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22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