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窮乏人的好榜樣
嚴惠來
使徒保羅和早期教會都深深關注窮乏之人的需要:「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加2:10)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的目的之一就是為「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羅15:26)籌集捐項。從聖經中看到,神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眷顧關愛那些貧窮、匱乏和受壓的人。聖經說:「藐視鄰舍的,這人有罪;憐憫貧窮的,這人有福。」(箴14:21)
歷世歷代,因著神的愛,出現了無數關注窮乏人的好榜樣。僅就我所知悉的事例略舉一二:
鄒主愛創立敬老院
五年多前,我有幸參觀了一所頗具規模的基督教杭州敬老院。帶我去參觀的是該院主要負責人鄒主愛及其夫人。這個敬老院距杭州市約40公里,位於市郊丁橋的一個村莊。早在八年前,鄒主愛牧師有意開辦敬老院,因為他看到一些孤寡老人,生活異常困難。其中有些老人臥床不起,有時整天吃不上東西,全靠鄰居幫助。鄒主愛把這些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禱告祈求神的指引。在一無經費、二無房子的困難情況下,終於在教會熱心人士的支援下,他們用郊區教堂對面的小屋,辦起了一所簡陋的敬老院。因限於條件,當時床位不到20張,入院者大都是信仰基督的孤獨老人。由於收費很低,要申請入院的老人很多,怎麼辦?他一面禱告求神帶領,一面另覓地方。後來在市郊村莊找到一塊土地,經區、鄉政府的同意,在該土地上新建一所基督教敬老院。從籌備、設計、施工等大部分工作都是教會人士憑著愛心承擔,儘管路程較遠,大家不辭辛勞,各自獻上一份愛心;尤其是鄒主愛,年已70有餘,曾患大腸癌動過手術,且患有糖尿病,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籌備上,令人敬佩。正如聖經所說:「神叫孤獨的有家。」(詩68:6)如今具有兩百多張床位規模的這個敬老院,在環境清靜、空氣新鮮的地方,非常適宜老人休養。
由於堅持教會慈善服事,所以只向入院的老人收取很低的生活費,對沒有親人經濟支援或退休金的孤苦老人,不但不收分文,還供給他一點零用錢。許多孤寡老人,爭先恐後設法入院。當我參觀訪問這些老人時,他們在喜樂中非常感謝神的恩典和教會弟兄姊妹的愛心。鄒主愛以院為家,以老人為兄弟姊妹,平時不辭辛勞去敬老院與老人在一起。在節假日,他常放棄與家人團聚,到敬老院與老人歡度節日(聖誕節、春節等)。老人見到鄒主愛總如見到親人,把心裡的話包括煩惱都向他訴說。鄒主愛為他們禱告,談基督真道,並全力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老人們非常感激。該敬老院每天早晚都禱告和讀經,並有一些真理的勸勉。主日有敬拜聚會和講道。老人患病,附設就有醫院。老人逝世,會舉辦安息聚會,之後將遺體送殯儀館火化後在教會墳地埋葬。可說是對老人們的全程服務。
我認識一位愛主的弟兄,他的妻子患有精神障礙症,無法在家中料理生活,需要他人照顧。於是這位弟兄陪他妻子住進了該敬老院。某天有位姊妹開車帶我去探望他們。見到他們住在單間房間,每二個房間均有一位服務員照顧。平時這位弟兄帶他坐輪椅的妻子到樓下空地去散散心。這位弟兄每月一次到附近農村聚會點傳講聖經真理。
敬老院的設立和所作所為都在有分見證的百姓中讚不絕口。值得一提的是:隔壁一位農民,是位非基督徒,看見敬老院負責人和管理人員都有愛心,深受感動,他把自己收穫的桃、梨等水果,送給老人們吃,看到老人們開心地吃時也特別高興。
當我參觀訪問之後,千頭萬緒在我腦海中匯集成一句話:人間真情,源於基督。
藍志一創辦孤兒院
1950年,藍志一在蘇州開辦、負責一所孤兒院,規模不大,20人左右,但在當時社會普遍貧窮、信徒普遍困難的光景裡,完全憑著信心仰望天父的供應,不依靠人,真可說是一顆信心的明珠。我表弟的媳婦原是個孤女,後被送進該孤兒院中。她說:「藍志一伯伯是個很有信心和愛心的基督徒,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從不向單位及個人募捐。他待我們孤兒很好,盡量給我們吃飯,自己卻常吃稀粥,有時他一天三餐吃稀粥。他每天早晨五時許起身,先禱告、讀聖經一小時左右後,約在六時自己搖鈴呼喚我們起身,大家盥洗後,帶領我們早禮拜,唱詩,禱告,讀聖經,勉勵幾句話後吃早餐。晚餐後,有晚間禱告,讀經文。九時半左右睡覺。冬季時我們睡覺後,藍伯伯常常來看我們被子有否蓋好,免得受冷。」
一位弟兄說:「我是40多年前藍伯伯撫養大的孤兒。有一次他帶我去上海進貨。火車到上海站時,天剛破曉,於是我們在一家小麵店叫了兩碗麵,一碗帶湯的光麵他自己吃,一碗肉絲麵一定要我吃。他總是愛我們過於他自己,40多年過去了,他很多愛心的事我卻終生難忘。」一位孤兒院的同工說,我們孤兒院沒有任何教會或信徒固定的資助,就像天上的飛鳥完全靠天父養活一樣。常經歷這位又真又活、信實慈愛的天父用神蹟奇事看顧我們。那時院內條件很差,藍弟兄跟我合睡一張床。冬天合蓋一條棉被,每當我比他先睡時,醒來總是看見他和衣而睡,棉被卻蓋在我一人身上。還有一位同工說:「我首次遇見藍弟兄時,他正跪著禱告,我就跪在他旁,跟他一起禱告。此後,我倆一見面,不是先談話,而是先跪下禱告。藍弟兄是一個活在膝蓋上的基督徒,這是他得勝的秘訣。」
為傳福音而盡忠
1950年以後,由於環境變化,藍志一結束了蘇州孤兒院的工作,到上海某教會配搭事奉,成為1950年代初上海某教會主要的同工、長老之一。1956年1月29日,因不參加「三自」教會而被捕,被判刑十年,押解到青海勞動改造,在勞改營中度過可怕的大饑荒。雖然飢寒交迫,周圍死了許多人,他負責管理倉庫,堅持不吃其中的一粒花生米,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家中五個子女,全由藍師母一人含辛茹苦地撫養成人。除個別是大專程度外,都是大學本科畢業。在那政治鬥爭的年月裡,在衣食無著的景況中,完全是神對他們的奇妙眷顧和供應。
藍志一直到晚年才從青海勞改農場釋放,返回家人居住的武漢,接著被分配在湖北省建築機械廠清洗廁所、疏通下水道,收入僅能糊口。後來,他又曾莫名其妙地被錯抓,關押了一年多時間。藍志一的生活是超負荷的。1989年,在武漢市的半間破舊的屋裡,只有破舊的桌、椅、床各一件;另半間屋因瓦片紊亂不整,雨天滴漏得厲害而棄置。他必須勞苦工作關顧兒女,還要外出探望主內弟兄姊妹。雖然這樣,他在某位弟兄回家探親期間,仍不失時機地將福音種子播撒在那位弟兄的三個兒女身上。那位弟兄的兒子年稍長,較懂事,藍爺爺與他談心的時間也最長。那時還買不到聖經,藍爺爺千方百計爭取到一本中英對照的《約翰福音》(書外署名《活水》)送他,勉勵他一生一世緊隨主耶穌的腳步。
藍弟兄的大女兒在她父親去世之後,收拾他的遺物時,只見到一個五分硬幣,竟再沒有別的錢了。當這個意外的消息傳開後,聽到的弟兄姊妹們莫不感慨。藍弟兄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丟棄萬事,看作糞土」(腓3:8)的弟兄,一個真正撇下一切的聖徒。怎麼會只剩下一個硬幣?上海的弟兄們尤其驚愕。那年正月,藍弟兄不是曾寄過一百元(相當於當時一般工廠工人一個半月的工資)給上海一位70歲的汪老姊妹嗎?說到汪老姊妹,她從小鋸掉一條腿,經濟上甚為拮据,但她一向不願累著別人,肉身上實在痛苦,諸多不便,特別是天氣陰雨時。她曾多次求主接收她疲憊的心靈。那天汪姊妹忽然收到從武漢寄來的一百元,經再三思索,才想起是藍弟兄以他女兒的名義匯給她的。當時上海的弟兄們以為藍弟兄並不缺錢,不然怎麼會寄這許多錢來上海呢?因而在他們手中有一點餘款時,也沒有去顧到他。此時弟兄們感到深深的虧欠!
藍志一不僅是關懷孤兒,也是個熱心傳福音和幫助人的人。藍志一臨終前最後一個聲音,仍是為主、為傳福音而發的。1989年3月8日他剛向親戚傳了福音回來,忽感心臟不舒服,由鄰居送他到兒子工作的武漢醫院急診,第二天清晨,就安息主懷,終年81歲。
感謝主,中國今日之所以有數千萬的人接受耶穌基督作救主,遠超1949年之前百倍以上,不因別的,只因有著數不清像藍志一弟兄這樣堅貞的基督徒、傳道人,默默地為福音真道,把自己獻作活祭,燃燼成灰。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220204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20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