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宣教帶動向內扎根

美國三谷華人聖經教會短宣隊

看見有神無神區別大

文/陳宏

2017年9月,我隨教會短宣隊去到南美的秘魯首都利馬,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宣教。秘魯盛產有色金屬、魚粉及玉米等,華人到秘魯已有190年歷史,現首都利馬的一千萬人口中,約有一百萬華裔。他們大多數來自廣東及福建,在這裡經營著近一萬家中餐館,一條街上少則三至四家,多的六至七家。

我們的短宣活動包括清晨靈修,讀經禱告,走街探訪,分發福音單張,參加並帶領在午夜時分的餐福團契聚會。這些天下來,加在一起共走訪了近80家中餐館,近百位從業人員。他們大部分沒有信仰或信奉泥做的偶像,表現出對生活的無奈、沮喪、失望及焦慮。我們也遇到一些基督徒,其精神面貌完全不同,有發自內心的平安和喜樂,向世人展示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121:2)。「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5:7)

求神聆聽我們的禱告,打開慕道友的心門和眼睛,讓他們認識主耶穌基督,因為與主同行的人生才是真有盼望的人生。主啊,求祢差派更多的工人去禾場,也堅固利馬華人教會所做的工!

利馬工場特點

文/郭敏隆

感謝神,藉著「中信」提供的利馬短宣平台及教會的全力支持,這次能夠陪伴五位第一次參加短宣的弟兄姊妹,體驗普懷世界的神國觀,也為教會尋求永續性的宣教工場,使弟兄姊妹能夠定期參與。

每個宣教工場都有它的特質,這次短宣工場以餐館業為主,這個族群有以下特性:

  1. 年輕夫婦共同營業,移民來此都欠了一筆債,經濟壓力很大。
  2. 每週七天工作,每日工作時間長,主日無法來教會。
  3. 大多數學歷不高,不諳西班牙語,對外溝通困難,尤其生病時無法就醫。
  4. 因工作忙碌無法照顧幼小子女,就把他們送回國內養育,過十來年後再團聚,親情不易建立。
  5. 青少年從國內來與父母團聚,環境比國內差,語言不通,沒有朋友,適應很困難,很需要輔導。
  6. 信仰方面:有些自稱信佛,有些聽過福音,有些沒甚麼信仰。可怕的是傳播異端者活躍。
  7. 母語方面:早期的來自廣東,後期的來自福建,分別講廣東話和福建話。

我們所強調的是整全福音(Holistic Gospel)事工,所關注的不僅是叫失喪的靈魂能得救,也要體諒他們心身的健康。面臨這麼大的禾場需要,北美華人基督徒和教會所面對的挑戰是何等重大:如何有效地傳正確的福音,如何教導栽培,使他們過團契的生活?我們的人力物力又在何處?

願北美教會與神同工,預備好自己,並有以賽亞的心志:「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6:8)

佈道要訣成為佈道要行

文/李志雄

這次短宣讓我倍受激勵。當地牧者和同工在主裡的付出、對福音的負擔和熱心、從主而來的愛心、信心、恆心和忍耐大大激勵了我,也讓我更深理解《佈道要訣》一書裡的一段話:「佈道好像一個乞丐告訴第二個乞丐說:哪裡可找到麵包。我真像一個貧窮的乞丐,但我找到基督—生命的餅—叫我飢餓的心靈得著飽足;因祂給了我滿足與力量,我要向他人見證祂的豐富。佈道若不是出於基督所充滿的心,是何等的空虛。」

我感受到聖靈的責備,雖有宣教執事的頭銜,有宣教意願,也在教會忙碌服事,卻沒能為主作生命的見證。感謝主藉著這次短宣激勵我走出靈命的低谷,回家後與妻子商量要常邀請一些慕道友來作客,建立關係,並做一些探訪工作。

我不太善於與人交往,不太願意主動跟人接觸,看到別人有某些缺點就避而遠之(其實自己缺點更多),更別說建立關係。這次短宣探訪對我是一個很好的操練,讓我願意改變自己,以從神而來的愛心去愛別人,因為唯有無條件的愛,才能打開福音之門。

求主讓這復興之火在我心裡持續燃燒,通過屬靈操練讓基督信仰成為一種品格,生命中有耶穌基督的馨香之氣,來吸引別人歸主。

短宣體會:需要長期堅持

文/林媛

之前對秘魯利馬了解甚少,從飛機場到駐地的過程就讓人大開眼界:大家的車互不相讓,交通險象環生,蛇行沖撞,令人驚心動魄。到達後幾天都在貧民區探訪,深感當地經濟發展滯後,人民生活不易。在那樣的環境下想要保持平和心態且追求神,絕非易事。大多數中餐館都是小門臉大進深,門對馬路敞開,街上人聲嘈雜塵土飛揚,那噪音有時簡直令人無法忍受,當地人卻習以為常。但從貧民區到中產階級區,再到商業區,各有不同景象,貧富分化顯而易見。看來對利馬的理解不是一次短宣就能完成的。

我們這次短宣主要是探訪當地餐館業主並向他們傳講福音,很多被探訪對象都顯出疲憊愁苦的神態,生意難為,人手不足,入不敷出。他們平日長時間勞作,沒甚麼朋友和空閒。他們其實就是「活著」而已,沒有其他念頭。這情景真是令人深思,也讓我想起聖經說的:「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真是為我們的同胞擔憂。

但我們時間有限,無法細聽他們的故事,而是很快就把聖經與主耶穌以及當地教會的活動介紹給他們。他們大多數並不拒絕,但未必心裡被觸動。我們要想向他們有效地傳講福音,就應該像保羅那樣,成為宣教對象那樣的人,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與同理,而這不是一次短宣能做到的,需要長期的堅持。感謝當地的麥牧師和同工們的辛苦,他們在主裡的堅定和成熟,讓我學到了很多。願神堅立他們,把得救的人數大大加給他們。

短宣讓我看到外面禾場的需要,看到自身缺少基督的馨香,激勵我檢驗與神的關係。我要向當地一位姊妹學習,每次讀聖經都求聖靈帶領讀懂,並在生活中演繹出來,好叫別人因此讚美我的神!

短宣的目的和果效

文/趙迎春

這次短宣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天(我提前一天回美上班),但感觸很深,收穫很多。對短宣的目的和傳福音的果效尤有體會。

短宣表面上看起來是去幫助當地同工傳福音,事實上,對我而言,短宣的最大收穫是我自己在靈命上得到鼓勵和幫助,讓我更加明白主耶穌為甚麼要將傳福音的大使命交託給所有的基督徒,意在讓人有和祂同工的機會,更多經歷祂的同在,更切實地實踐祂愛的誡命,讓我們自己得造就。

怎樣看待傳福音的果效?我們有時候習慣用帶多少人信主來衡量,這次短宣經歷讓我確信神更看重願意委身和擺上的心。在利馬,新的華人移民就有幾十萬人,在過去十幾年裡,當地的牧者、同工以及宣教士和短宣隊一直在做福音工作,可是華人基督徒至今只有兩百多人,好像收效甚微,難免令人灰心失望。這次短宣中,我親眼看到和了解到當地牧者和同工,在那樣的艱難環境下,堅持不懈地傳福音,沒有絲毫抱怨。如果單純看有多少人信主,他們能堅持這麼多年嗎?支撐他們的只能是對神的依靠、順服和甘願事奉的心。這不正是神要我們每個基督徒學習的嗎!

在此,願用提摩太後書第四章2節與弟兄姊妹共勉:「要傳福音,不管時機理想不理想都要傳,用最大的耐心勸勉,督責,鼓勵,教導。」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80306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78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