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火種的傳播者——賓惠廉

李亞丁

你知道在華宣教史上有一位主的忠僕叫賓惠廉(William C. Burns,1815-1868,又譯賓為霖)嗎?他是一位從蘇格蘭長老會來華的宣教士,是19世紀享譽歐美和中國的著名佈道家、奮興家。他在華20載,先後在香港、汕頭、廈門、上海、北京和營口等地宣教,為中國教會的復興作出了傑出貢獻。

屬靈的預備

賓惠廉於1815年出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附近的基爾賽茲(Kilsyth),家境優渥。父親威廉.伯恩斯(William Hamilton Burns)是當地教會的牧師,母親伊麗莎白(Elizabeth Chalmers)敬虔、賢慧。賓惠廉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在鄉間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長大,自幼喜愛打獵、釣魚和伐木等戶外活動,也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讀書,尤喜閱讀《天路歷程》等基督教屬靈書籍。或許因成長環境和《天路歷程》等書籍的影響,賓惠廉習慣過一種簡單、自律而富於冒險的生活。

賓惠廉13歲那年,在一心希望他當律師的舅父安排下,得以進入阿伯丁一所著名中學讀書。該校的拉丁文教師非常嚴格,為他奠定了語言訓練的基礎。後來他到中國宣教時,無論學習中國方言如廣東話、廈門話,還是學習官話,都能迅速而準確地掌握和運用。賓惠廉以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後又升入阿伯丁大學,主攻法律,畢業後即前往愛丁堡投身見習律師業務。到此時為止,一切盡如其舅父之意發展,然而卻引起他遠在家鄉的父母親的擔心,因為他們一直希望賓惠廉能夠走上專一事奉神的道路,而他卻相反地對基督教信仰越來越冷淡。但就在這個時候,賓惠廉在一次奮興大會上經歷了神對他的呼召,此後他的生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他不但恢復了對神的渴慕追求,而且毅然放棄了即將獲得的律師資格,轉入格拉斯哥大學攻讀神學,專心裝備自己,將來獻身於宣教事業。在此期間,賓惠廉因著聖靈的感動,遂向上帝許願,願意接受差遣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塊土地上去傳福音。

1839年,賓惠廉24歲那年,獲得格拉斯哥長老會的講道資格。他先在家鄉附近的各地教會講道,因其富有講道恩賜,每到一地,就把復興帶到那裡的教會。不久,他遇到其傳道生涯中第一個重大挑戰,就是頓地(Dundee)聖彼得教堂的牧師馬傑尼(Robert M. McCheyne)因為健康原因,必須要休養一段時間,於是他寫信給賓惠廉,請他前來代理他的職務。當時馬傑尼牧師是那一帶地方赫赫有名的佈道家,經他多年教導下的教會擁有全蘇格蘭最高水準的會眾,任何人來接替他的講臺,恐怕都會相形失色,何況是初出茅廬的賓惠廉呢?賓惠廉深知自己的不足,但也別無選擇,只有完全依靠聖靈的能力,放膽講道,結果獲得了出人意外的成功。

復興的火苗

1839年7月,賓惠廉應邀回到家鄉講道,會眾反應異常熱烈,使他不得不將會期一延再延。敏銳的屬靈嗅覺使他聞到火苗的氣味,由此判斷一把復興的火即將燃燒起來。果然到了7月23日的上午,這把火從天而降。當時渴慕的群眾擠滿了整個禮拜堂,賓惠廉以詩篇第一百一十篇3節:「當祢掌權的日子,祢的民要以聖潔的裝飾為衣……。」為題教導會眾。聖靈運行在整個聚會中,許多人為自己的罪痛悔,許多人呻吟哀哭,更有許多人仆倒在地,呼求神的憐憫。從上午十點鐘開始的聚會,一直延續到下午三點鐘才散會。

此後,賓惠廉腳蹤所至之地,復興就隨之而來。蘇格蘭著名傳道人,後來成為南非復興運動領袖的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就是在這時候受到賓惠廉影響的:「1838至1840年間,神用賓惠廉引起屬靈的復興,一如祂用芬尼(Charles Finney)在美國引起的復興。賓惠廉的生命對年輕的慕安德烈是一種有力的挑戰,挑旺了他心中屬靈之火,使他熱烈地追求聖潔。」(引自《慕安德烈靈訓》,蘇恩佩譯,證道出版社)

1844年,賓惠廉又把福音復興之火延燒至加拿大,直到1846年他回到英國為止。而著名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台灣北部福音事工的開創者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就是賓惠廉北美洲宣教之旅所結的果子之一:「1844至1846年,那位後來成為英國長老教會首任海外宣教士到中國宣教的賓惠廉牧師,到加拿大舉行培靈大會。……當時馬偕牧師雖然只三至四歲,但他自己後來承認說:『他的姓名家喻戶曉,我幼年的心靈也頗受了他的思想的影響。』」(引自《台灣長老教會百年史》第一編第二章)

陌生的中國

經過八年橫跨歐美兩大洲的福音征戰,賓惠廉身心靈亟待休整,再重新出發。這時他覺得自己需要改變服事的方向,於是重新考慮到最初的心願——加入海外宣教的行列,結果他如願以償。1847年,賓惠廉接受英國長老會差會的差遣,登上了一艘駛往中國的商船,前往中國宣教。在漫長的航程中,他花費大量時間借助於研讀行李中兩本書學習中文,一本書是衛三畏(Samuel W. William)編寫的《英華辭典》,另一本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翻譯的《馬太福音》。經過五個多月的航行,賓惠廉於1847年底抵達香港。為了盡快掌握中文,他特意離開較為舒適的外僑社區,獨自一人到華人社區租下一間簡陋的房屋居住,通過直接與華人接觸、交往來提高自己的會話能力。不久他即開始去鄰近鄉村巡回佈道。每到一個新地方,他就會找一棵比較顯眼的大樹,站在樹下用中文大聲朗讀聖經。很快,他就會吸引一群村民前來圍觀,然後他就開始與他們交談,解釋所讀的經文,傳福音給他們聽。當然,多半的人只會對他這個洋人面孔感興趣,對福音則不屑聽從,甚至加以嘲笑。不難想像,賓惠廉這樣一個曾經享譽歐美、動輒吸引成千上百聽眾的佈道家,如今卻每天面對著寥寥無幾、反應冷淡的異國聽眾,該是何等大的反差啊!然而他清楚並順服神的引導,不灰心、不動搖,甘願在中國默默播撒福音的種籽。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與磨練之後,賓惠廉轉往福建,在廈門、汕頭一帶傳福音,辛勤工作了五年之久。他先後把自己深深喜愛的屬靈名著《天路歷程》翻譯成廈門話與官話,使之成為中國教會早期重要的一部靈修書籍。賓惠廉還留下一句名言「Always ready」(隨時待命),並以這一句話做為他主要的信息,同時也是他生活事奉的準則。他常常勉勵基督徒說:「你要隨時準備好說:『神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的這一信息和準則影響了後世許多基督徒。

影響戴德生

1854年,賓惠廉護送一名病重的同工回國。在英期間,他應邀到英國各地演講,把中國的需要傳遞給英國教會。次年,賓惠廉再度動身來華,與他結伴而行的是日後主持閩南教務的宣教士杜嘉德(Cartairs Douglas)。抵達上海後,賓惠廉與年輕的戴德生(Hudson Taylor)相遇,進而成為一對互相敬愛的同工,在一起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賓惠廉比戴德生年長17歲,且早他四年到中國宣教,因此戴德生在靈性上從他得到很大幫助。

戴德生曾如此描述他們在一起配搭事奉宣教的美麗情景:「1855年底,在神帶領之下,我認識了英國長老會傳道會的賓惠廉牧師。我們聯袂出發,住在船上,前往江蘇以南、浙江以北的大城小鎮宣講福音。……通常,我們所到之處,無論是大城小鎮,每天在向神禱告之後,大約早上九時許,便提著輕便的竹凳,離船上岸。找到合適的地方後,我們其中一人便站在竹凳上,開口講述福音。這樣大約要講20分鐘,講的時候,另外一人則在旁邊禱告。然後兩人互換位置,好叫剛才講話的人得著休息。這樣過了一兩個鐘點,我們便轉移地方,再次宣講福音。中午回到船上吃午飯、團契、禱告,然後再出外工作,直至日暮。」

戴德生也談到賓惠廉留給他的印象,以及對他的影響:「賓先生對神的話語極之愛慕,生活聖潔可敬,並且與神緊密相交。數個月來與他在一起,使我受益匪淺。他豐富的經歷和屬靈的洞察力,以及他對宣教的一些觀點,對我日後組成中國內地會,播下了積極有效的種子。」《戴德生傳》也證實了這一點:「他(賓惠廉)以祈禱為呼吸,以祂的言語為飲食,深深地感覺神的同在。此外,他有豐富的學識、溫和的性情及天賦的機智。他是一個可喜的伴侶。他的心靈是何等的高超!生活是何等的清苦!他的信仰終不動搖,對惡者的攻擊永不止息。賓氏——他的友誼及一切——是神所賞賜戴氏的奇妙恩惠。……在他的感化中,戴氏的智識和靈命長大,以致認識自己及神所給他的使命。他後來的成績因以完美。」(引自《戴德生傳》第27章,胡宣明節譯,證道出版社)

辭世在異鄉

1863年,賓惠廉前往北京,在那裡傳道四年。在此期間,一向不願照相的他,為了母親的要求,破例由一位俄國朋友為他拍了一張照片:他身著中式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小帽;右手拿著雨傘,左手拿著聖經,顯得質樸而堅定。這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唯一一張賓惠廉的照片。

1867年,賓惠廉繼續北上,出了山海關,進入到東北境內,直到遼寧的牛莊(今營口)。遺憾的是他在東北工作的時間太短,未能親眼看到福音之奮興。1868年春天,賓惠廉因病而辭世,行完了自己的「天路歷程」,享年53歲。他那不慕虛榮,不求名利,不為艱難所阻勇往直前的精神,為後世信徒留下了美好的榜樣。誰能說後來的中國東北福音大復興,沒有他的一份耕耘呢?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80106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7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