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人群、活出福音

歐瑞蓮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5至36)

這段經文對我的屬靈生命有極大影響。在耶穌三年多的傳道生涯中,祂總是馬不停蹄地接觸人,且很多是生活在困境中的人。祂不單關心他們屬靈的需要;更解決他們肉體的痛苦、心靈的掙扎。耶穌的憐憫、寬恕、接納與醫治,釋放了這些人心靈的捆鎖,帶給他們生命的動力與盼望。

原生家庭

我出生於草根家庭,神一直把這服事基層的心志放在我心裡。在香港時,我曾和丈夫到一個以往是三教九流、龍蛇混雜的重建社區去為教會開荒。在那裡我看到社會低下階層家庭所遇到的困境:失業、經濟壓力、賭博、吸毒、單親家庭,及子女缺乏管教、年長男子娶了內地的妻子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等等。這些家庭極需要福音;然而他們所需要的福音,不是單純的理論,而是能與他們生活互動的福音。但要他們能體會到福音所傳揚上帝的愛,必須透過我們──上帝的代表,把這愛表達出來。我們進到他們的家,了解他們面對的困境,聆聽他們內心的掙扎,透過我們個人生命的經歷,讓他們看到上帝是我們唯一的出路,祂帶給我們盼望。在這三年多的事奉裡,這班 街坊」也逐漸信主,不但成為我們的朋友,且也在教會事奉。

再續理想

一九九六年,為了完成一個學習夢想,我與丈夫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移民加拿大。縱使懷著一個當社工的理想,礙於我過往在商界的工作經驗,在大學我還是選修了人事管理及心理學。在六年的大學生涯中,一方面要應付沉重的功課、考試;另一方面要工作、照顧家庭、孩子。以往的異象、負擔已拋諸腦後,沒有時間再多想。然而到了畢業的十字路口,不能不問自己:「我要做甚麼?」那個服事社區的理想又再次浮現,但我可以做嗎?以往在商界工作,我並沒有社會服務的經驗,我可以做嗎?湊巧團契一位姊妹在溫哥華一間移民服務機構工作,她介紹我認識了他的上司,了解到某些專業職業輔導課程可以成為我入行的跳板。如此,我又開始接受另一個培訓課程。我一邊學習;一邊在移民服務機構當義工。雖然仍存在著很多未知之數;然而那若是神的心意,祂必為我預備。在這階段,我也繼續尋求上帝要我服事的對象。終於在半年的時間,我當義工的兩間機構同時聘用我。我也肯定了上帝要我服事這群移居海外正面對著各種衝擊的新移民及難民。

經過半年在兩間機構全時間工作,我選擇了專注於以服務草根階層為主的移民難民安頓服務機構工作。我負責一個由省政府資助的社區援助計劃,協助正在領取社會福利金的多重障礙華裔人士,通過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他們受聘的機會。在這班人士中,移民及難民的比例約為七比三。當中大部份都是單親家庭,面對極大的經濟壓力與社會疏離,沒有朋友的支援,封閉在家。除此之外,他們只有極低或甚至完全沒有英語溝通能力;其次的障礙還包括缺乏工作技能及本地工作經驗、精神、情緒及健康等等問題。政府所關注的是他們的就業問題,然而我所看到的卻是他們內心的問題。

感人真事

每一個與我見面的受助者背後都有著辛酸的故事,在一個多小時的初步評估中,我讓他們說出自己的遭遇。他們都很詫異,在這裡(加拿大),竟有一位能耹聽他們用母語說出內心掙扎的華人。當中也有不少流下感動的眼淚。作為輔導員,有不少故事令我內心激動而感慨。其中兩位經歷叫我最刻骨銘心。

亞珍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加拿大籍的丈夫,交往不久,便嫁作過埠新娘。這不知是多少中國女士們的夢想;然而到了加國後,才發現他的丈夫是上癮賭徒。當家中可以典當的物件都已當清後,便虐打她,更要她不斷生孩子,以領取政府的牛奶金;否則就要逼她去當妓女。大兒子出生未幾,她又懷孕生下小兒子;面對各樣壓力,她的身體變得非常虛弱,懷孕期間不單有出血現象,更受丈夫恐嚇、虐待,生產後便患上產後抑鬱症。她在此沒有親友,終日以淚洗面,關在家裡,又不敢告訴人。不單不能照顧自己,也無力照顧孩子。孩子的哭聲引起鄰居的注意,終於社工介入,安排亞珍與孩子搬進庇護中心,脫離丈夫的魔掌;又為她申請了福利金,解決了經濟問題。後來她被安排在我負責的社區援助計劃中。正在亞珍失落無助時,感謝神讓我認識她,不單為她尋找一些可以幫助她的社區資源,也在她孤單的日子,給她一點支持及鼓勵;更重要的是把希望帶給她。經過培訓,她有了積極的態度,希望自己能發奮圖強,努力學習英文,他日能夠自力更生。

另一位受助者亞香,她的遭遇與亞珍相若,也是過埠新娘。來加不久,外籍丈夫便試圖用枕頭把她悶死,幸好被救;後來又發現在加拿大的唯一親姊姊竟與自己的丈夫有染,精神再次受創,患上嚴重抑鬱症。在參與我的課程期間,她為自己訂定目標,一邊在社區參與義務工作;另一方面進修成人高中課程,盼望日後能找到工作,自給自足。

本想她們可以忘記背後,重新開始;怎料她們悲慘的遭遇仍未完結。亞珍認識了一位男朋友,借錢給她把孩子送回中國給母親照顧,以致亞珍能專心進修英語,以助將來找工;可是孩子回國後,一直接到母親埋怨的電話,孩子們身體差,經常要看醫生,加上是「外國籍」,醫藥費高昂,外婆已花掉所有積蓄,不能繼續為亞珍照顧孩子了,又把孩子送回加拿大。孩子在語言、學習、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問題重重,其中以心理問題最嚴重。他們的世界裡全是悲慘的,從他們的圖畫裡可看出沒有歡笑,所有人、物都在哭,連花草樹木也在哭。這時他的男友因精神問題失掉工作能力,他的家人先後也遭遇不同事故。他把矛頭指向亞珍,更甚的是指責她的孩子拖累了他。除了讓心理醫生繼續幫助她的孩子外,我建議亞珍把孩子帶到教會,讓他們認識一些健康家庭的孩子,重建對人的信任及正面的人際關係。

至於亞香,她接二連三試圖自殺,醫生證實她患上狂躁症,需要倚賴藥物控制情緒。失控時,沒有人能制止她去死的衝動,她的心靈非常空虛、無助。我往醫院探望她,讀聖經給她聽,安慰並鼓勵她。後來,她也樂意讓我為她禱告,並參與我的一個祈禱小組,情況才逐漸穩定下來。

人的能力實在有限,能幫助她們的也很有限,縱使在會面時不斷給她們鼓勵;離開後,她們仍要自己走自己的路。我曾對很多受助者這樣說:「若沒有上帝,人生這條路實在太難走了。」我鼓勵他們多到教會,認識一些不會傷害他們的朋友,在人生路上給他們一點支持。

愛祂所愛

這班倚靠社會福利金度日的人,常被視為社會的負累,被人看不起。他們的自我形象很低、缺乏自信心。在十次生活技能訓練課上,我重新肯定他們的自我價值,重建他們的自信。雖然我不能直接向他們「傳福音」;但我把握每個機會與他們分享我生命的動力、信仰對我的影響,並鼓勵他們走出家門,進到社區接觸其他人,建立一個支援他們的個人網絡。我感謝上帝讓我能夠與他們同走人生路上的一段;通過對他們的關心,向他們傳遞上帝的愛。在馬太福音五章14至16節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另外在《天糧》有這樣的一段:「福音不是要我們為耶穌說甚麼高言偉論…… 雖然他們不一定想聽耶穌,然而你卻可以肯定,他們正在察看著我們;看耶穌是否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改變。」在我們要「講」耶穌之前,我們需要把耶穌表露出來。我們是否能夠為耶穌發光,在於我們是否能在生活中,把耶穌的生命表露出來。

回想過往,神早已為我們訂下計劃,要我們以生命去幫助別人,祂不會浪費我們的每一個經歷。《標竿人生》作者華理克牧師說:「沒有一件發生在你生命中的事是不重要的,神使用這些事模造你,讓你可以事奉祂和服事人。」神讓我過往經歷父母在婚姻上的衝突及離異,作為新移民在兼顧家庭、工作與學業各方面所帶來的掙扎與壓力,正好讓我感同身受地去服事這班人,讓他們經歷到人間仍有愛,一份從神那裡引發出來的愛。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活在困境中的人,我們有沒有耶穌基督的心腸,還是視而不見?耶穌已把大使命託付我們,讓我們把基督的愛付諸行動,用我們的生命影響他人,帶給他們生活的動力與盼望。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80302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18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