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爱”吗?
邹长江
你懂“爱”吗?要是以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就算不以为他在挑衅,也会当成別有用心。怎么这么小瞧我,问这样简单而愚蠢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但是就在前不久,当我决定将圣经中有关爱的描述作为我的座右铭并尝试背下来的时候,我才深刻反思到我所理解的爱并不是一种真爱。那真爱是什么?圣经给了我们最精辟的注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4-8)
我边背边想边对照,自己有没有一条能做得好?或许在“不轻易发怒”这条上,自己能勉强达标;做得最差的一条应该是“不计算人的恶”,许多时候计较的何止只是他人的恶,就连根本算不上恶,甚至善得不够的行为我都会计较。
除了“不计较人的恶”不算,別的就没问题了吗?显然不是。就“不求自己的益处”这一条,在我的“爱”中几乎就不曾有过。不管是对父母的爱,对妻子的爱,对亲朋好友的爱,一点不求回报的时候又能有几回?虽然对孩子的爱不求回报,但这个爱,一是源自他们身上有自己的基因,二是指望自己年老时多多少少能得到他们的关爱和照顾。试问对自己在世俗关系上最亲近的人,都几乎做不到“不求自己的益处”,何况他人?有时对压根没什么关系的人比如流浪汉的施舍,虽然没指望有什么回报,但严格来说还上升不到爱的高度,更多的成分是觉得可怜,同时也有为自己积德,以便将来自己或家人能得到福报或消灾的期待。
很小的时候,对我来说,“爱”就是喜欢;青年的时候,把欲望或激情或占有当成是爱;再大一些,更多的重心转移到对名利的“爱”上,甚至对名利的爱超过对自己的爱。信了主耶稣以后,在圣灵的帮助下,爱的重心一点点从对世俗物质层面的爱转移到对上帝和对人的爱。就算如此,我离上帝要求的爱的真谛尚有十万八千里,因为我的罪虽被上帝赦免了,但罪的本性和习惯还在。在信仰的生活中,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仍在不断地对付老我的本性,我们无法真正完全地舍己。所以,上帝要求的爱是我们一生的目标和功课,主耶稣正是我们要效法的榜样,因为“……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16)爱的任何一条,都因着祂的公义、圣洁、信实、慈爱,以及十字架上的巨大牺牲展示给了世人。
正是一点点的操练,我也在爱的方面慢慢改变。
比如说,现在我面临批评时,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先找借口,先找別人的问题,包括怀疑批评者在故意挑刺。每每此时,当自己脑子里频频闪现我背会的“凡事包容……凡事忍耐”时,反驳或找借口的话会先被压制下来,继而开始思想別人的话,接着反思自己的过错。即使別人的话语中有过分的地方,最后也被包容和忍耐了。其实这对自己是有益的,不仅平息了对方的冲动,也让自己在反思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避免再犯或少犯同样的毛病;有时候甚至能增强彼此的情谊,更重要的是让对方感受到了圣父圣子圣灵在我里面作工,对我的信仰能产生一种肯定的态度。
再如在利益面前,当我想起“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时,大凡违背良心,不讨上帝喜悅的行为,即使有利,也不去做。尽管失去利益的当口,心里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失意,但其后的心安甚至某种程度的愉悅是以前很难有的;每一次舍弃老我,朝着上帝喜悅的方向行事为人时,我就会从中得到心里的平安和喜乐,继而便希望投身更多。更重要的是,在践行真爱的操练过程中,我开始明白世俗的成功绝不是目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才是我人生的最大目标。当然,有提高的但尚远远不够的行为和属灵操练还有很多很多,要想举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明白了真爱的含义对我有什么意义?它会让我更多地体会到主耶稣及其爱的美好,就会激发我里面的向往和投入。在我自己立志行善却无力真正做到的事上,当我真心仰望上帝帮助时,圣灵就会开导我,鞭策我,鼓励我,使我不断进步。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251105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63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