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圣诞节

钱志群

年年过圣诞节,在吃喝喜庆中已是寻常不过的事,可是历史上有一个圣诞节的场面却特別温馨,又特別悲催。1914年7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五个月来,法国、苏格兰和德国的无数士兵在战火中丧生和致残,横尸无数,每天都是血与泪交织着硝烟,真是人间炼狱。炮火中,圣诞节就要临到,谁也无法回到曾经喜庆的往日时光。

三军战壕相距仅有一百米,都在加强戒备,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些士兵的尸体被迫遗留在德法苏三军战壕之间的无人地带,无法收埋。平安夜在寒冷中降临,但整个战场却弥漫着悲伤和不安。这时德军在战壕上方摆出了很多圣诞树,不远处战壕里的法军立刻高度警惕,怀疑德军要在圣诞树的掩护下发动偷袭。忽然,苏格兰士兵在随军牧师Palmer的风笛伴奏下,唱起了思乡的苏格兰歌曲《梦回故里》。听惯了枪炮声的士兵们都被这美妙而忧伤的音乐震慑了,德国士兵屏息静听,法国士兵泪光满盈,苏格兰士兵越唱越动情,之后德国战壕里有人用德语唱起了《平安夜》(Silent Night)。这首圣诗虽然是德语原创歌曲,但是一百年来在欧洲已经广为传唱。苏格兰的牧师深为感动,竟然吹起风笛为其伴奏。德国士兵Sprink先是一愣,然后就冒着被法军开枪射杀的危险,违反军命走出了战壕,站在无人高处放声歌唱,这位歌者以前是柏林歌剧院的男高音歌手。德国长官令他赶紧下来,但他直到唱完也无人开枪,反倒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原来苏格兰士兵们早已走出战壕,坐在了周边。德国士兵唱完《平安夜》后,苏格兰的Palmer牧师又用悠扬的风笛,吹响了古老的、也在欧洲各国广泛传唱的圣诗《齐来崇拜》(O Come, All Ye Faithful)。

一种久违的和平宁静悄然把一颗颗充满仇恨和戒备的心软化了,三方首领走到一起,商量出一个决定:休战一晚。于是三方士兵都放下武器,缓缓走出战壕,小心翼翼地聚到了战壕之间,不分国籍,放下仇恨,交换吃喝,甚至从衣袋里掏出亲人的照片给对方看。虽语言不相通,但不妨在歌声中流泪,苏格兰牧师带着士兵们祷告。凌晨一过,所有人重新戴上帽子,互道晚安,各自回营,大家都明白,此份温情就要结束了。第二天一早,三方首领又一次会谈,决定归还对方士兵尸体,在圣诞节这天不分国籍,共同将他们安葬在一起。牧师再次做了祷告,之后有些士兵们踢起了足球,有些打起了扑克,多数是围观和享受。这温馨的时刻却过得如此之快,很快德军长官收到战报,他们后方在十分钟后就要开始炮轰对方阵地。于是德军长官便邀请法国和苏格兰士兵全部躲进德国战壕。炮轰之后,苏格兰军长官也邀对方士兵躲到自己的战壕,因为苏格兰士兵很快也将炮火反击。此事被各方高层得知后,高层大发雷霆,将他们全部撤换调往其他阵地,短暂的和平之后又开始迎来了死亡。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一段历史,后来被拍成电影《圣诞节休战》(Christmas Truce)。感人的故事中,如果将自己置身在当时的环境氛围里,我们会和他们一样渴望和平,渴望持久的温馨,但是光明在哪里?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千五百多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七千多万人死亡,受伤约1.3亿人,而且人类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杀戮此起彼伏,从未停息,如今俄乌战争仍在持续中。数字背后是多少鲜活的生命失去和受伤,多少家庭在不幸的创伤中煎熬。

人们何尝不想安宁?人类的出路在哪里?那些可怜的将士们在尸体旁、在恐怖和寒冷中歌唱的圣诞歌曲,正是颂赞上帝差来人间的圣子耶稣。祂生于马槽,为拯救在罪中不能自救自拔的人类。祂是人类的救主,是和平之君。祂要呼召自私自利、自以为义的罪人们悔改,与上帝和好,并从上帝那里不断支取爱心。祂为赎人之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又升到高天的宝座上,并差信徒们广传福音。祂反复预告,有一天祂将再次降临,对不虔不义不悔改的世人施行最终的审判。“祂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弥迦书4:3)这既是上帝的应许,就必有成就的那一天。虽然我们不知道是何时,但已临近。等到祂审判之后,在新天新地里,“‘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示录21:4-5)

圣诞就是圣子耶稣降卑为人,祂的美意正是为了拯救人类。祂那伟大的救赎计划仍在施行之中,祂是无望人类的真正盼望!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221205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28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