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纵是爱吗?
钱志群
人间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之爱,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父母娇惯出的败子,历来屡见不鲜,如今一胎化政策后的中国,娇纵孩子更成了沉重的话题。
去年河北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刚的儿子,在大学校区内开车撞倒两名女生,却没停车,后来被其他学生和保安拦下,仍不关心伤者,甚至冷漠嚣张地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结果被撞者一死一伤。无独有偶,中国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十五岁儿子无照驾驶宝马车,且打伤前方拐弯减速的车主夫妇后,也狂言“谁敢报警”。
做父母的该自问,是否自己溺爱了孩子?也许你并不承认,就像上述“双李”,当初只知道爱孩子,却意识不到这是溺爱。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双父母、两对祖辈,对孩子宠爱得无微不至。专家们提醒,爱里若存在以下表现就当警惕:放任自流(想怎样就怎样)、有求必应(想什么有什么)、越俎代庖(孩子能做的事父母全包)、小题大作(孩子小疼痛大人当是大事)、大事化了(孩子有错也袒护)、有令不行(有规矩但不执行)、怕脏怕累(不让孩子劳动)等。
有个七岁的男孩,有天放学回家嚷着要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奶奶,帮他去拿香蕉并剥好皮。老人正大火烹饪,脱不开身,就要他自己拿。小男孩大耍脾气,又叫又嚷,拿了香蕉,将剥下的皮扔在地上。奶奶捡起果皮,却不责备,教育。再看李双江,当新华网主持人问他平时教育孩子会不会打时,他当即否认:“不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不管不教,不责不打,是溺爱的表现。 “孩子还小,等他(她)长大了再说”是溺爱的口头禅。
溺爱其害无穷,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哲士都有劝勉。中国古人说:“肥田出瘪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溺爱下,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会做任何事。更不好的是,很多孩子变得心态娇贵、品行畸形,将来必食苦果。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绑缚双手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转身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偷了同学的写字本拿去给妳的时候,妳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上帝对我们的爱却不是这样, 祂的爱里有诫命、律例,即便人是祂所宠爱,是按祂自己的形像所造,破了规矩也必兑现惩罚。始祖吃了不该吃的禁果,上帝便兑现了人的死罪。哪怕是后来,上帝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子送到世上,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祂也不因此免去对人的惩罚。祂从不以慈爱代替公义。祂爱最大的罪人,却恨恶最小的罪。我们必须在祂面前悔改,使罪先得赦免,才能得到祂所赐永生的生命。
上帝不仅管教我们,也要我们管教好祂赐给我们的产业─儿女:“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言廿三13至14)圣经中有许多管教儿女的教导。玉不琢,不成器,真爱孩子,就要苦其心志,随时管教。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20605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60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