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疑”云挡去亮光

钱志群

現代化的交通、資訊技術,使地球越來越像個大“村落”;但人與人之間心理的距離似乎並沒有拉近,反倒日益疏遠,生活中的多疑比比皆是。

日常生活中,若遇事一時不解其虛實,懷疑會驅使我們去調查研究,以辨明真偽,免得上當受騙。這是人之常情,是叩問真實甚至是尋求真理的路徑。可是,多疑卻是一種物極必反的偏執心態,是一種人格障礙。遇事總是無端猜疑,以自己受害作為假想,以主觀臆想取代實情求證,越疑越像,越像越疑。

古時有個“鄭人失斧”的故事,就寓言這個道理。自己丟了斧頭,毫無證據就懷疑鄰人所偷,越疑越覺得他的表情舉止都像,直到找到失斧。多疑對自己百害而無益。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多疑造成的病態心理不僅危及自身健康,作繭自縛,而且會禍及他人及社會,容易用主動出擊式的“自衛”和報復來傷害別人。

歷史上曹操可說是多疑的代表。多疑使他錯殺了呂伯奢全家、錯斬了楊修;多疑使他失去治好頭痛病的良機,且使名醫華陀慘遭殺害。

再看當下新聞,一些血案就肇事於多疑。對無辜小學生揮起屠刀,殘殺八人,被處死刑的福建南平凶手就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他懷疑前單位領導故意給他“小鞋”穿,為難他;與鄰居玩麻將,懷疑別人聯手騙他;他總覺得別人瞧不起他,背后說他壞話,甚至把別人的好話也往壞處想。他的多疑使他與人交往出現巨大障礙,他不敢與別人有深度關係,別人也不願與他過多往來,這使他一直處於孤僻狀態,最終心態異常地報復社會。無獨有偶,被判死刑的廣東雷州校園凶手,本是小學教師,因在廣場閑逛時,懷疑另所小學的幾名學生對其指手劃腳,說其壞話,遂產生了報復念頭。當日下午,他攜帶40厘米的鋼刀進入雷城第一小學,砍傷師生17人。

多疑者並不想多疑,走向極端說到底是人罪性作祟。人確實生活在一種相互傷害的環境中,私心、貪心、嫉妒、欺騙、歧視、仇恨、驕傲等等毛病,都會給別人帶來身心上的負面影響。你來我往,就有了信任危機,就有猜疑。再多走一步,就成了多疑。

為此,古今中外就有很多善言,規勸人們用理智和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加強修養,不為小事而斤斤計較。比如諸葛亮就有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人們常以“淡泊明志”來勉勵自己,開闊胸襟,多交好友,多加溝通,多讀好書,多親近大自然,就是多營造健康的環境。實在不行,就不能諱疾忌醫,及時去看心理醫生,做相應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去掉壓抑在心靈上多疑的包袱。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不妨試一下聖經中開給我們的良方:仰望耶穌。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又在死裡復活,為人類鋪就了一座通向永生的天橋,為基督徒們的生命也膏上了一份喜樂的油。天堂裡的永生不老、健康無病、快樂無淚等等,都成了我們余生喜樂的生命之泉。基督徒在世也有苦難,也有負擔,也有磕磕絆絆;但我們會懷 感恩的心相信,每一天都“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篇一一八24)不說別人並沒有惡待你,就是真的傷害了你,如果是基督徒的話,也可以做到在監牢裡面仍然有安慰,在流淚時還是有盼望,在被迫害時還會為別人代禱、饒恕。主耶穌在十字架上還為劊子手向天父求情,因 祂加給的力量,基督徒們都會試 用“愛”來善待別人,以善勝惡。

有了這樣的胸襟,心中豈不是如日普照,又何愁“多疑”不能雲消霧散? !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01006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8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