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戴上“紫色手环”

钱志群

记不得是从哪一年起,我看到很多花样少年,甚至是人过中年,手腕上都戴了一个或蓝或紫或红或黑的塑料皮筋,很不理解。如今首饰店里的装饰品琳琅满目,价廉物美,何必戴那不上档次的塑料圈?没想到,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基督教会联盟的主任牧师威尔˙鲍温(Will Bowen)却用了这“小玩艺”作出了大文章。

2006年夏天,威尔˙鲍温在某项教会活动中忽发灵感,邀请大家戴上一个紫色手环;只要一察觉到自己在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以此来帮助人们不抱怨丶不批评丶不讲闲话。按照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廿一天的时间。为了让更多人理解“不抱怨运动”,威尔˙鲍温写出了《不抱怨的世界》(A Complain Free World)一书。该书一上市便掀起了销售狂潮。短短两年多时间,不抱怨紫手环已经获得全球80多个国家,超过600万人的热烈响应,并成为他们最重视的饰物。小小的紫手环何以迅速走俏全球,把一个从前名不见经传的牧师,举到了众多媒体称之为心灵大师的位置,想必是各种肤色文化的人皆有抱怨的苦衷,既是抱怨侵害者,也是抱怨受害人。

抱怨,是甚麽样的毛病?说到底它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凭着自己的感想,对人说长道短,一不称心,就怨天尤人。上班时抱怨老板和同事;回家后抱怨妻子和孩子,连自己没摆放到位的椅子也要抱怨它碍事。抱怨别人不说,甚至自己也变成了抱怨对象。哀叹自己长相不美丶身材太胖,讨厌自己优柔寡断丶前途暗淡等等。换句话,抱怨是人的一种家常便饭,是无师自通的通病。不断的抱怨往往会招致别人的抱怨和牢骚,甚至是夫妻成仇,朋友反目。所以,抱怨不仅是一种听觉污染,更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情感伤害,是人们企图用油灭火的一种错误方式。

人类的第一次抱怨发生在美好的伊甸园里。始祖亚当在满园吃不完的果树林中,偏偏偷吃那个吃了必死的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犯了错不认错,却倒过来抱怨上帝:“所赐给我丶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创世记三12)人抱怨上帝,上帝对人又如何?上帝差派祂的独生子主基督耶稣降世,为世人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为我们死,为我们复活。主耶稣一生受贫丶受苦丶受冤直至受死,却从不抱怨。祂没有抱怨那些杀祂的刽子手,反代他们向天父求情:“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廿三34)谁能有此胸怀?感谢我们的主基督耶稣,祂是“道路丶真理丶生命”,祂教我们要有知足之心丶以善胜恶丶要忍耐丶要饶恕丶不论断人丶在苦难中喜乐等。祂给我们的路是信祂丶靠祂。这样,我们蒙圣灵重生,有圣灵内住,并且蒙圣灵教导丶提醒丶责备丶鼓励和帮助,使我们的灵命渐渐成长,有基督的样式。

“不抱怨紫手环”本身并没有甚麽魔力,它不过是一种人们积极进取的提醒方式。最要紧的还是要有属天的生命,然后,不妨借助紫环提醒,这才治本治标。

《中信》编辑们平安:

我一向欣赏《中信》,因为贵刊信仰纯正,内容又能吸引人,谢谢编辑们的忠心和努力。

但这是末世,充满异端和陷阱。今天拜读钱志群的“不妨戴上『紫色手环』”(总五七二期)一文,把我吓了一跳。因为不久之前,台湾的一位姊妹告诉我,紫环在台湾教会流行得不得了,她希望找一些人合作写文章披露其错误。她自己也写了一丶两篇短文。我当时觉得这东西在美国中国教会不流行,所以没有和她合作。

我读了该书的英文版,“不抱怨”是对的;但该书背後的哲学是新纪元的“心灵控制物质”,而且书中有一个新纪元的观想技术,作者来自信仰不纯正的教会。

我明白钱弟兄和中信绝无推动新纪元思想的企图,希望上边的话没有冒犯之处。

~张逸萍


张逸萍姊妹平安:

非常感谢妳来信提醒。首先应该向读者们抱歉的是,我在写﹁不妨戴上『紫色手环』﹂前,没有读过该书。只对“不抱怨”的话题感兴趣。直到此稿付印後,才得到一本从中国买来的中文版《不抱怨的世界》,看後不免失望。因为,它的观点不是建基圣经真理。

後来我访问该书作者,发现他在办公室的书架上陈列各种偶像。经了解後,知道他们相信有多种途径通往神明,与我们所信的圣经真理截然不一样。特此声明,免读者混淆视听。

~钱志群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91207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7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