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教会
刘晓红
在我刚到美国丶接触到教会的姊妹们时,许多姊妹不只一次诚心诚意地对我讲:“把孩子交给主,妳看我们的孩子在教会里成长得多好。”每当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总有一个反抗的声音:“你们说的也太神乎其神了吧?我的孩子当然是我最爱了,即使你们的主能把她管教好,万一有个不留神的时候,把我的孩子疏忽了怎麽办?而且那麽多没信主的孩子也有很好的。”那时我的女儿不到九岁。
我承认,在教会里成长的孩子是很好,但是让我把自己的孩子完全地交给主,心里既不情愿,也不放心,而且我对如何培养孩子也很动脑筋。自女儿出生,我就开始计划,按着书本所写的,从语言能力丶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观察她的发育情况,尽量超前进行一些开发。女儿五岁半就提前上小学,而且一直是各方面能力都挺强的好学生。
不过说实话,也真感觉像是在和孩子斗智。记得小时,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人家要玩她的玩具,她不给,我就对她讲:“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吧!”她似乎懂了。下次她想玩人家的玩具时,就先对我讲:“妈妈,有玩具大家一起玩。”然後就理直气壮地去拿人家的玩具,人家不给就不行。我为了避免矛盾,就又对她讲:“自己玩自己的玩具吧!”她听了我的话,下次小朋友再想玩她的玩具,她非但不给,而且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喊着:“自己的玩具自己玩!”我真想不到,这麽小的孩子她会把你的话反过来用,为她的行为服务。
到了上小学时,我买了几本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有一天我要求她整理她的玩具丶房间时,她二话没说就找来我的书,翻到一页,指给我看:“妈妈,您看,这里写着不要过分要求孩子整理房间,会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当时还真让我哑口无言;但我不能就这样输给孩子,镇静了一下就说:“妳看,这书上讲的是过分要求。妈妈的要求不过分。”孩子终归辩不过大人,不吭声了,但并不是心悦诚服。
孩子是一个有头脑丶有自由意志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丶知识的增多丶眼界的开阔丶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充满的各样诱惑,想让孩子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身心都健康地发展并非容易的事。特别是我们到美国时间不长,对美国的文化丶历史背景的了解远远不够;而孩子又生活在美国孩子之中,所以如何教育她既能溶入美国的社会生活,又能抵挡各种不良诱惑,实在有点超出我们的能力。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她内心深处的东西更无从知道。而且父母的话不是很有能力的,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她会觉着父母的观点太落伍,所以有些事最先瞒的就是父母。我女儿就经常在我耐心地和她讲了半天之後,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摇摇头说了一句:“代沟啊,代沟!”我曾不无担忧地对丈夫说:“等女儿到了青春期,我也快到更年期了,都处於情绪易变期,娘俩可能有更多别扭。”
於是,我想起了姊妹们的建议:“把孩子交给耶稣”。我也想起第一次带女儿去教会时,她听了耶稣的生平後,对我说:“妈妈,我觉着信耶稣挺好的,不过我还是长大了再说吧!”於是我试探地问她:“现在妳长大了,是否该考虑信耶稣了?”“您还没信呢?”一句话噎得我无言。我定了定神说:“我在努力。”
我是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唱着“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那首国际歌长大的一代人。以前听的圣经故事,以为是神话故事。来美国之後偶尔去教会,也觉着有信仰很好,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信耶稣,但好像找不到感觉,进入不了角色。而且我总认为,信耶稣的多是软弱的丶有病的丶失恋的丶心灵受创伤的;或者是甚麽都有了而只需要精神寄托的成功人士。像我们这些心理健康丶无病无灾,又处於奋斗之时的“忙人”,似乎少了点那种去教会的闲心。有时丈夫要去教会,我不表现热情;但这时为了孩子,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孩子也“忙”,除了忙作业,还要忙着和同学讲电话丶网上聊天丶在网上听音乐丶看电视剧,还要打游戏机。
为了不引起她的逆反心理,我故意若无其事地说:“咱们就算陪陪妳爸去吧,妳和老爸老妈在一起的时间没多少,得好好珍惜。”於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参加查经丶敬拜。
女儿刚开始时并不很情愿,恰好我们参加的团契在各家轮流举行,我就劝她先各家转一遍再说。後来我们去参加一个福音营,去的时候她还犹豫不决。那天天气非常恶劣,风雨交加,我们开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女儿看着海浪翻滚的大海,不停地说:“伤感!伤感!”
那天讲的是马可福音十章17至27节:“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祂面前,问祂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甚麽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却不然,因为上帝凡事都能。』”听了一天道,心情好多了。晚上看着那麽多人决志信耶稣,非常感动。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第二天早晨不到六点,女儿就叫我们起床去福音营,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因为平时她上学七点起床,我还得像定时闹表每十分钟不停地叫几回。我们就是在那个布道会上决志的。
第三天,她又早早起床,叫我们去听见证会。当主持人问谁来作最後一个见证的时候,我女儿举起了手,上台後又跟主持人说可不可以让她爸妈也上来,结果最後一个见证成了我们全家的见证,真是让我吃惊;因为我们没准备要上台去作见证,而且她平时不是很爱讲话,有时家里来人还需提醒才打招呼,那天居然在几百人面前自己主动要求上台作见证。从那以後,她就愿意去参加查经丶敬拜了,而且提前就做好准备。最终我们全家受洗归入基督,那时女儿不满十四周岁。
回想信耶稣一年多後,孩子还真有变化:
1. 对罪敏感。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家的互联网总是有问题,对她来讲,不能在网上听音乐丶与同学聊天,也是件痛苦的事。有一天,她对我说:“可能是上帝对我的惩罚吧,我去书店时偷看了部分《达文西密码》那本书。”我还真一惊:“妳认识还挺深刻的,妳干甚麽事瞒得了父母却瞒不了上帝,以後再遇见此类事又管不住自己的话,就祷告求上帝帮助妳。”
2. 知道谦卑,上进心也更强了。原本她学习也不错,但总是漫不经心。课馀学画丶学长笛,也学得还可以,就是不够主动。绘画和长笛老师都鼓励她,以激发她的热情,她却依然漫不经心。我若旁敲侧击说些让她努力的话,她就会说:“中国人的家长就是这样,永远不知足,要是美国人的家长早就很高兴地说:『Verygood! Excellent!』了。”我也不好再说甚麽。她信耶稣以後,也坚持查经,到教会听道丶敬拜。知道圣经里讲:“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马太福音廿二 37)“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各书四6)她现在学画,学长笛,不用我说就自己知道努力,更加主动了。她今年上十年级,三门主要课程都在荣誉班(hono class),其中两门课是十一年级的课程,十年级学生唯一可选的一门大学预修课(APClass),她也选了。这时,倒是我怕她累坏了,问她要不要调到普通班,她说不要。周五晚上如果学校没有活动就参加查经,周六要到中文学校做三小时义工,周日到教会听道,参加敬拜,然後是绘画课,忙得不亦乐乎。网上聊天丶打游戏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发自内心的变化远比受外界压力所引起的改变要大有功效,而且是由衷的丶心甘情愿的。原来没信主耶稣时,我总觉着基督教让人与世无争,年轻人会不会没有了奋斗精神。信主後才知基督徒不是消极地与世无争,而是因为有了永恒的追求,心里充满了爱和平安喜乐,按着圣经的教导:“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十三7)所以看淡了属世的东西;因为有了更高的追求,有了盼望丶有了信靠,做事情会更加有信心丶有力量。
3.更知道关心体贴别人了。圣经里强调:“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十三13)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廿二39);圣经里给人的十条诫命中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就是:“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廿12)在教会,她参加力所能及的服事工作,如演出丶搞卫生等。在家里对父母不逆反,因我们一同学习圣经,同为上帝的儿女丶主内的弟兄姊妹,似乎那条代沟填平了许多。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聊些她的事情,给她些建议。她人也变得开朗丶喜乐了。暑假回国探亲,她还提醒我别忘了给她绘画老师丶长笛老师带点小礼物。她在家里是独生女,尽管我们尽量理智地不娇生惯养她;但她仍然是主要被关心的对象。现在看到她懂得关心别人了,我真是心里暗喜,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有改变了。有上帝与孩子同在,按着圣经的原则教育孩子,我们做父母的真是既省心又放心,孩子也开心。
领孩子一同来到主耶稣面前,把孩子交给主,真的是明智的选择。如圣经所言:“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箴言一7)“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祂口而出。”( 箴言二6)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81005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58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