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四分之三个世纪
赵宝珍
我家是拜偶像的,那时我们住在广州,中日战争时,我们全家由中国几经艰苦逃难到越南,父亲经营的生意全部化为乌有。到越南後,方再创业,开了一间书店。因为卖的是有关日本侵华的书刊,日本人到越南後,这些书就在一夜之间被浇上油,一把火烧得精光!
我们是个九口之家,生活又再陷入困难中。当时姨母住在我们附近,她是个虔诚佛教徒,每天念经礼佛,我常跟着她,亦学着念。姨母看我小小年纪也学念经,很是高兴。每次我念一页关帝经,她就给我一点儿零钱。但是关帝经又长又难懂,须下功夫,於是我洗衣丶洗碗时,总是喃喃自语。爸爸在时就不敢这样。
有天早上,不见妈和小弟,听说小弟三天烧不退,妈带去看医生了。我倒不担心这事,只挂念着那天是初一,是要向各神位烧香供奉。当时我叠来叠去,都不够元宝去拜那麽多位的神,心里担心着,若拜少了哪一位,会否招徕灾难呢?於是大声叫:“爸爸这些元宝不够拜那麽多位的神,快给我钱去买。”我伸大手要钱之际,哪知头上“磕”的一声,从痛楚中才发觉我被“五指角”(手指节)击了一下。我没做错甚麽,为何突然会这样?我想大哭,只听到一声叹息声,之後爸说:“唉!人都差点没得吃了,还说要拜神!有几多就拜几多算了。如果硬说要烧多少香烛才保佑,就不公平了。”我想关帝公是很讲义气的,就少烧一点给他算了,不过心里总觉得有歉意,有时会发恶梦,也就在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中渡过。
一晃眼我已是五个孩子的母亲,生活不难过时,拜拜也无妨,不过到了南越解放後,每户人家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经济环境也一落千丈,人人都愁眉苦脸。去市场买菜也要像偷回来似的;各人的菜篮上都只见青菜而肉类都放在最下面,怕露出来,以示自己一贫如洗。不过,庙堂却特别旺。有一天,我在天后庙遇见一位熟人,她见我只带了几个生果来供奉,觉得我的算盘打来不够精,她说:“啊!所谓小财不出,大财不入,就是大事,包括儿女的出国(偷渡),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呀!妳明白我说甚麽吧?”我点头走开了。说到拜神我最快,因我怕人看到我的寒酸相,三两下就拜完,以了结心愿。我又想,一个公正严明的神,是否要有那麽多的拜祭呢?!越南政权变色後,我就在这无奈中不敢不拜。
随着时光飞逝,我们全家在海上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危险,经过四天三夜之後,才偷渡到一个渔村,是个荒岛。一九八零年三月我们再辗转来到澳洲。我丈夫就在这土地上活了十五个月。他在卡市遇上了越南的朋友,他们全家都是基督徒,很热心地帮忙我们租屋等等,及後又给他讲解圣经。他踏足澳洲之初,已发现患上鼻咽癌。上帝怜悯他,使他生命将尽时,拉了他一把。他以前在越南曾就读於西贡天主教学校,他希望信耶稣基督。於是由那一朋友帮忙,他终於在雪梨的长老会受了洗,了却了他最後的愿望。我们几经艰苦才能到澳洲,如果一无所获的就离开人世,岂不太可惜吗?他真是不枉此生了,因为他得着了永恒的生命!
他真是信心十足的,在那段日子里,他瘦得不成人形,脸孔皮包着骨,手指有如柴枝,但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妳将来一定要信耶稣。”然後定睛看我,等我回应。我不忍心叫他失望,只好点头答应。哪知他那瘦骨嶙峋的脸上竟然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当时我想,有甚麽值得高兴呢?他没有甚麽问题吧?想不到他接下去说:“那太好了,将来我们还可以在天家再见。”他的喜乐掩盖了他那久病憔悴的脸容,变得好看得多了!不过我也知道,他已是一枝在风中的蜡烛,随时熄灭。
丈夫黄锡伦葬礼那天,到场的不到十人,我没有哭得死去活来,只是在那庄严的气氛中渡过。当唱着“安稳在耶稣手中”的圣诗时,我沉浸在那安宁中;是平静丶踏实的感觉,我知他息了在世的劳苦,已在天父的怀里安息,那里再没有痛苦丶忧伤,没有眼泪,因天父已替我们擦乾了。当时我真的很受感动。
刚到澳洲,人生地不熟,甚麽都改变了!才十五个月,相伴几十年的他也离我们而去了!我成了一名寡妇。不过感谢上帝,幸好祂为我们拣选的是“流奶与蜜之地”,生活有了着落(政府津贴),不愁三餐不继;但我知以後的岁月是要自己去面对的。
以後我每礼拜日都到教堂听道理。有天我突然病了,连站起来的气力都没有,而那时我尚未决志。我想到如果就这样离世的话,岂不是很可惜?当时我多希望有人会这样问问:“谁愿意信耶稣呢?”如果有,我会立刻说:“我信。”就是这样存着一个“我自己不能救自己”的意念,我很渴望能早日归信主耶稣。在一个主日聚会中,我举了手,认了罪,我深信昔日叫跛子行路的耶稣,正是我要依靠的上帝!
因耶稣说:“我就是道路丶真理丶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6)我於一九八二年六月正式受洗归入基督,在上帝带领之下,我从不懂事的属灵婴孩,渐渐给喂养长大,开始学习事奉主。现我年事已高,力量微小,没甚麽能回报主,惟有用拙笔述说主恩。
我母亲在世时常对人说:“我没有後悔过信耶稣。”是的,主里的喜乐是金钱买不到的,我已找到最稳妥的途径。朋友,我希望你也得到。阿们。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60804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3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