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渡大洋的小鳥

鮑約瑟

北雁南飛,燕子歸巢,這是候鳥行為,很早人們就以詩詠之:「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韋承慶《南中詠雁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對於候鳥,人們只知道牠們會每年秋去春來,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燕子會在屋簷下築巢並在第二年回巢,但對於牠們能飛多遠,還不甚清楚。直到近年來才發現有的小鳥在一生中能飛完相當於三趟地球至月球的來回,或環繞地球60圈的旅程;另一種小鳥只用七八天的時間,不吃不喝不著陸連續跨洋飛行了相當於兩倍從洛杉磯到紐約的距離,兩者都創造了世界紀錄。

創造動物界飛行最長距離紀錄的北極燕鷗

北極燕鷗,英文名Arctictern,體重只有86至127克,卻能在北極和南極間來回飛行,享受每年兩個夏天及最多的白晝。

這種鳥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極及其附近的苔原和島嶼上,在那裡進行交配和繁殖,每年6月底就會孵化出牠們的小寶寶。小鳥羽翼漸豐後,就會跟隨著牠們的爸爸媽媽開始長征。

北極燕鷗的大部隊每年會不遠萬里從北極展開牠們的遷徙旅程向南飛,來到地球另一端的南極洲邊緣。這時候正值南半球的春天,海冰下生長的矽藻像草原一樣,養育了大量的磷蝦,還有吃磷蝦的魚類。在接下來六個月的時間裡,北極燕鷗在那裡休養、歇息,享受南極海域豐富的海洋盛宴。

翌年4月牠們就會踏上返家的旅程。回去時往北是順風,借助風力而行,僅僅用了一個多月,在6月份就可以回到北極的家鄉,參加新一年的求偶季節。

2016年研究人員在一些北極燕鷗身上安裝了重量僅為1.4克的微型衛星追蹤器。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北極燕鷗往返一趟的實際飛行距離大約是90,000公里,其中一隻燕鷗更是飛了96,000公里!

在北極燕鷗的二三十年,甚至長達34年的生命歷程中,一輩子遷徙飛行的距離約為2,400,000公里,相當於三趟地球至月球來回的距離,這讓北極燕鷗成為當之無愧的「遷徙之王」。

創造不吃不喝不著陸連續飛行最長距離世界紀錄的斑尾塍鷸

斑尾塍鷸(音成玉chéng yù),英文名Bar-tailed godwit。雄鳥重量在190至400克之間,雌鳥較重,在260至630克之間。

斑尾塍鷸分佈於從北歐到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海岸和苔原。每年9月,約70,000隻斑尾塍鷸就會開始南飛,飛行高度最高可達2,000公尺。在到達新西蘭等南半球地區後,於次年3月往北飛回。

2007年3月17日, 美國地質調查局和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科學家的小組在新西蘭奧克蘭附近的米蘭達/皮亞科(Miranda/Piako)放出了16隻斑尾塍鷸,對其中一隻安裝著微型衛星追蹤器,代號為E7的斑尾塍鷸飛行路線進行跟蹤。

在經過七晝夜不吃不喝、不著陸連續飛行約10,300公里之後,E7到達了鴨綠江口,途中未在任何地點停留覓食。在那裡停留進食和休息之後,5月2日又開始了約6,500公里不吃不喝不著陸的旅程,於5月8日到達了阿拉斯加西南部的育空-庫斯科奎姆三角洲(Yukon-Kuskokwim Delta)。在那裡停留進食休息和繁殖,進一步儲備能量,為南飛作準備之後,E7於8月30日開始南飛。在途經夏威夷之時,稍微向右轉,就斜跨太平洋直接前往新西蘭,而不是沿著亞洲東海岸飛行。就這樣,E7在八天內從阿拉斯加不著陸飛了約11,700公里,於9月7日回到了新西蘭的米蘭達/皮亞科。

這是第一次追蹤到最長一次不吃不喝不著陸飛行約11,700公里的鳥,完成了從新西蘭到阿拉斯加來回28,500公里的往返行程。在牠們15至20年的生命當中,從新西蘭到阿拉斯加飛行的總距離遠超過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從而成為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不吃不喝不著陸飛行世界紀錄的名鳥,而原先生物學家曾認為鳥類像這樣直接飛越太平洋是不可能的。

超越人類的本領

對被封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雖然已能登陸月球,但人要去遠方,特別是去一個較遠而從未去過的地方,還必須藉助地圖、GPS、交通工具甚至現代的高科技,否則難以找到目的地,更不用說像小鳥那樣環繞地球60圈了。

人類只要幾天不吃不喝,就會餓得難以動彈,甚至死亡,但一隻小小的鳥卻能不吃不喝不著陸地從北極飛越太平洋到南極,回程亦然,這是為甚麼?

這是因為牠們擁有與生俱來的特殊本領。

1.特殊的身體結構和功能

為了適應長途飛行,必須儘量減輕體重以節省能量消耗,所以牠們的骨骼是中空的。尾部羽毛可以散開或收攏變窄,腿也較短,體形符合空氣動力學。

斑尾塍鷸與海鳥不同,牠們的羽毛並不完全防水,因此不能停止飛行並停留在水面上。由於要不著陸連續飛行七八天而途中不能進食,牠們必須在出發前先吃飽喝足,體重增加約一倍或更多;但是養得過胖過重會增加飛行時的負擔,耗費更多能量。對此,斑尾塍鷸用提高代謝效率的方法,消耗最少的脂肪來得到最多的能量。科學家發現斑尾塍鷸在飛行時的代謝效率竟可提高為休息時的八倍。

另外,為了在長途飛行時能不因休息而中斷飛行,牠們可以關閉大腦的一側,讓兩個大腦半球輪流休息,而且只用半個腦子控制仍能不停振翅且不迷路。

2.精準的導航能力

在沒有地圖和GPS等儀器的幫助下,如何能準確地到達這麼遠的目的地?

一般認為,候鳥在白天飛行時用太陽,夜間飛行時用恆星來作導航的羅盤。在陰天,還可以根據偏振光判斷太陽的方向來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飛行方向。

候鳥還有「第六感」,能夠偵測到地球的磁場,結合「羅盤」就可以偵測磁場的方向。有了這幾種類型的資訊後,候鳥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

3.觀察宏觀氣象變化的能力

斑尾塍鷸具有觀察宏觀氣象變化的能力,從而展示出更多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例如風暴軌跡的空間轉移和氣流循環發生的時間週期等。這使牠們常沿著S形或Z形路線飛行,以藉助順風的風力。牠們還能在起飛前預測風暴等氣候變化,從而推遲出發或改變飛行路線,以避免飛入巨大的螺旋風中,或改變飛行高度來增加飛行效率。

進化論難以解答的問題

通常認為鳥類長距離遷徙是為了尋求食物,還有合適的氣候、日照的長短、逃避獵食者和競爭者等等因素,但對牠們為甚麼會有遠渡重洋這樣的本領,目前還沒有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

《美國科學院院刊》曾登載了有關這項研究成果的報告,文章認為:「牠們是在循著豐富的(極地)覓食區飛行。」但是要達到這些目的,只要從北極向周圍逐漸深入到赤道即可,沒有合理的意圖、理由和能力要飛渡重洋到地球的另一端南極去找;而且沒有去過南極,牠們又何以知道南極好?如果覺得南極好,定居南極即可,為何還要長途跋涉飛回北極,且年年如此來回?

雖然「羅盤」和「地圖」導航可以依靠太陽和恆星,但首先要知道目的地是在哪個方向,而且要有智慧來決定飛行時的方向是否正確,是否需要矯正和如何矯正。在汪洋大海上沒有標誌物可供參考,當雲層厚重而日月星辰等都不可見時又如何確定方向?尤其是羅盤和地圖只能決定大方向,要準確地定點到達和返回原巢,靠的又是甚麼?

這些鳥在出生不久後即能進行此種長途飛行,很明顯,這種本領並非後天學習所得,而是在基因上已設定並通過遺傳與生俱來的,稱為本能。對本能從何而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把本能的起源歸功於變異和自然選擇:「自然狀況下產生的巨大變異,能產生出一種新的本能。」「物種的本能和習性是特別賦與或特創出來的呢?還是一個能普遍適應自然選擇規律產生出來的微小結果呢?答案不言自明。」但他沒能解釋或舉例是如何變異和選擇的。

要完成這樣不吃不喝、不著陸地連續飛行七八天的跨洋飛行,必須同時具有精準的導航能力、足夠的體力和耐受力,缺一不可。任何不完全的進化,不但無法到達目的地,甚至在半途就會墜海喪命;而這些本領在小鳥出生不久後就已具有,說明是來自與生俱來的基因,而不是從後天經驗累積而來。況且,後天獲得的經驗是不能進入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例如識途老馬的後代並不同樣識途。

對候鳥遷徙的原因、本領和機制,科學仍未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更不用說如何進化了。

候鳥遷徙只能是上帝所設定

既然遠飛的本領必須在被創造時就都已包括在內,逐步進化已屬不可能,只有上帝才能做到。不妨來看看聖經中的一些經文:

「上帝……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上帝看著是好的。」(創世記1:21)

「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箴言16:4)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26)

「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做成的呢?」(約伯記12:7-9)

「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20)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10705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1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