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驕傲自負

羅小鎇

我出生在中國一個偏遠的山區,爸爸是教師,因和媽媽下鄉接受思想改造,生活非常貧困。媽媽懷我時,因為已有了哥哥,她本想把我打掉;但是爸爸堅持要這個孩子,我的性命才得以保留下來。

父母都很疼愛哥哥和我。後來爸爸回廣州重拾教鞭,他的同事和學生都愛逗我,誇我可愛乖巧。加上我在學校成績很好,是班裡科代表,文章常被老師表揚,媽媽認為我將來必然出色,我像活在聚光燈下,自我形象很好,不知不覺變得驕傲自負。

自負背後

我讀的是重點小學,有很多機會接待外國訪問團,與他們的孩子交流。當時一般人都有崇洋心理,又因我的外語成績很優秀,我的理想是先進南京大學外語系,然後出國留學,父母和老師都鼓勵我在這方面發展。高考前半年,南京大學來我們學校做評估,預先錄取了我,只等高考成績達到某個分數,就可順利入學。

不幸的是,高考我竟意外落敗,而且栽在平日最引以為榮的政治科上。我在政治科上一向名列前茅,是科代表,又輔助同學,想不到高考成績竟然比接受輔導的同學還差幾分。就因為兩分之差,我不能進南京大學。放榜之日,我人在香港,爸媽不敢告訴我,怕我經受不起。果然,我知道以後立刻跑進臥室伏地大哭,讓爸媽看了都傷心難過。

後來我通過爸爸的關係進了廣州外語學院,第一年仍很傷心,不能接受失敗的事實,覺得自己是那麼優秀,怎可能考不上?可是有時又很自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那麼優秀,在理想與落差的矛盾之間不斷徘徊。

矛盾掙扎

另一個矛盾是,我自己雖有軟弱,卻看不起有宗教信仰的人,認為他們性格軟弱,需要一根救命草,所以才信有神。當時我滿腦子是唯物思想,不信有神,只是對於唯物論的道德論有點存疑。唯物論說,道德是主觀的,是由組成社會的個體聚在一起,其中有社會階層在長期認知發展和社交過程中形成的價值系統,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世間並沒有絕對的道德準則和良善,每個社會形成的過程不同,所以他們道德的著重點未必一樣。可是在老百姓心中卻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這兩種說法都和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無法吻合。好比說,我覺得自己不壞,但裡面卻有驕傲和謊言,還會透過它們來做好人;於是,謊言倒成了許多人的真實,每天都講幾句謊話。有時雖不是宣之於口,但是會做一些甚麼動作和暗示,讓人覺得我們好一點;有時又為了打圓場,或為了維護脆弱的自尊心,就把事實稍微扭曲。我了解自己的潛意識裡,與我在課堂和在生活中所學到和所聽到的不盡相同。

那個時候,我很少自我反省,批評和指責別人倒輕而易舉;誰做錯了甚麼事,誰在道德上犯了甚麼事,我都看得一清二楚。雖然我不覺得自己完美,但相信我絕不是罪人,只是有時不那麼真而已。

一個與眾不同的外教

大一下學期,我漸漸適應,我的自信又回來了。大二那年,遇到一位教我們「美國社會與文化」的美籍教授,覺得他與眾不同,非常謙虛,和藹可親,一點沒有教授的架子。上第一節課時,他告訴我們他出身寒微,父親是伐木工人,以前怎樣刻苦幹活。他的話讓我發覺,做人原來也可以活得這樣坦蕩,悠然自得,不必刻意地抬高自己。有一次上課適逢聖誕節前夕,他給我們講聖誕節的由來,借我們一本聖經看。我想多了解一下聖經,下課後就向他借。他對我說聖經是上帝的話,但我不很明白。後來和他們夫婦接觸多了,看到他們夫妻恩愛,家庭溫暖,自己有兩個兒子還領養了兩個女孩,真有愛心,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我畢業後不久結婚,夫婿先回美國,我留在國內辦理出國手續。這段期間,他們常邀請我到他們家中作客。他太太會彈電子琴,領我們唱優美的詩歌,然後教我們聖經。我雖不信他們的宗教,但很喜歡這種充滿愛和溫暖的氣氛,這與我們中國社會上的風氣很不一樣。當時的中國社會價值觀很混亂,以經濟掛帥,大家都向錢看,人與人之間沒有愛心,彼此都唯利是圖,爾虞我詐,互不信任,甚至心懷仇恨,彼此攻擊,沒有道德底線,使我這個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人也漸漸感到不很適應。

有一次,這位外教要我們寫一件困擾內心的事,我就想起小時候媽媽要做手術,爸爸帶我和哥哥去醫院看媽媽,卻聽到他們和外公外婆談及給紅包的事,說希望給了紅包就能有一個好的醫生做手術,並有特別的照顧等。當時在國內給紅包已成了慣例,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小小年紀的我卻想到,醫生不是要行醫救人嗎?怎麼也要紅包?後來和這位外教談到這事,他用中午休息的時間給我輔導,叫我看聖經彼得前書一章18至19節:「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他說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做法都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大家一代接一代這樣做,變成了風氣習慣,但並不表示這樣做是對的。要突破就必須靠上帝,憑著基督的寶血,不是靠金銀錢財。我當時並不完全了解他的話,但是開始思考。

看到自己的不是

一次,有一位常到外教家的學長對我說:「小鎇,我看妳借(外教的)書看,很享受唱詩歌,又和教授談得那麼起勁,給妳一個建議:如果妳想信耶穌,就得及早把握機會,否則像我一樣,以前曾有感動相信,後來因有很多事跨不過,就一再耽延,甚至猶疑和否定。現在我要找回那一刻的感動也不容易了!世上有太多東西纏累著我。」

那個星期,2000年12月6日下午,家人都外出,我一個人在家看《遊子吟》,讀到一位牙科醫生生第一個孩子時難產,她感覺自己離開了自己的軀體,升上空中,看見下面有一群醫生、護士圍著她的病床,忙著搶救。忽然她聽到一個聲音說:“Don't worry. You will be alright.”(別擔心,沒事的。)後來她就回到自己的身體,醒了並漸漸好起來。當時,我心裡驀地燃起一個盼望,假如在我有生之年能有一位這樣大能的神保護我,該多麼好!很奇妙,就在這個時候,我感到上帝的愛臨到,卻又同時看到自己有很多罪。過去我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罪人,但此刻,上帝卻讓我看到過去種種的不是:任性、自負、詭詐。過去我說過不少謊話,沒有尊敬父母……,這一幕幕像電影一樣讓我看到自己的罪,才恍然覺悟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祂降世就是要為我代死贖罪;可我過去多麼無知!不但不信,還自以為是與基督徒辯駁。這時我心裡充滿愧疚,對上帝說:「對不起!」當時我不懂禱告,不知怎樣稱呼上帝,只懂說「對不起」,心裡很希望成為基督徒。於是致電教授夫婦,把當時的心路歷程告訴他們。12月8日教授夫婦引領我做決志禱告。

家人反對

但是我的家人齊心反對我信耶穌。外公是八路軍出身,14歲在半被逼的情況下離家從軍,輾轉隨軍隊學做通訊員,後來腳部受傷。外公很疼我,常告訴我他從軍時的經歷。可我信耶穌以後,我們的關係就很僵,瀕臨破裂。外公對我期望甚殷,希望我出人頭地,他覺得我信耶穌以後只會想做一些慈善事業(這是他當時對基督教的印象),不會力爭上游。他很氣我「中了毒教」,失去理想,說:「妳要再信下去,我跟妳斷絕關係!」後來他竟茶飯不思,健康漸走下坡。家人都說:「公公那麼疼妳,妳忍心令他傷心,給他這麼大的打擊嗎?」外婆的母親是基督徒,她說:「我從小跟媽媽去教會,還在詩班唱詩。媽媽囑咐我不要拜偶像,只相信主耶穌。雖然之後由於環境不許可,沒去教會,但我仍是基督徒。」又說:「妳只要心裡相信就可以了,像我一樣。要知道家人始終是妳的家人,用不著傷他們的心。」除了苦勸,家人還請來介紹我們夫婦認識的泌尿科名醫、我老爺的老師來勸我,給我很大壓力。

生命改變

2001年一個春夏間的早上,我有感動寫一封信向父母道歉。我想到自己過去是怎樣的驕傲任性、對父母不恭不敬、不懂得感恩、對父母為我所付出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等等,一一認錯。當時我還未出國,不習慣當面說「對不起」,覺得不知怎樣開口,所以用書信表達。怎料寫到一半,筆沒有墨水了,找不到別的筆,可我心中的感動停不了,又怕稍後忘記了要寫些甚麼。我向上帝禱告,求祂讓那筆可以繼續寫下去,天父果然答應了。我寫了兩頁紙,除了道歉,還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寫畢,不敢當面呈給他們,於是放進信封用茶杯壓著,然後出門,免得見面尷尬。

到了晚上我才敢回家。媽媽告訴我,她早上已看到信,但沒空去讀,拿起來就匆忙趕去東山和父親會合辦事。那天東山區剛好停電(平常是很少停電的),她和爸爸二人就點起蠟燭來看我的信。媽媽覺得這事很不尋常。看後爸爸說:「也許這就是女兒相信的那位耶穌改變了她。」是的,主耶穌改變了我。之後,家人的態度漸趨溫和。上帝不獨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我家人的心。

(余黃國凱採訪)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41201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3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