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路在何方?

何天朵

形容時間之快,古人也曾有許多金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是孔子的感歎,時間過得真快啊,如流水;而莊子感歎時光是這麼說的:「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忽然而已,差不多最終是所有人的感歎。無論偉人或聖人,無論草民百姓,流淌著的水,奔跑著的馬,呼嘯著的風,生死大事,都是人們阻擋不了、遮攔不住的。就連曹操這樣的大英雄,也不得不在它的面前吟唱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詩句。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經之路,道理人人都懂,只有當自己經歷了身邊親人的離世,才會有最痛的感受和最深的領悟。

昨天翻一下通訊錄,看到好幾個熟悉的微信朋友都過世了,有一個長輩還住在醫院,有的事業上遇到很大難處,有個小妹妹原本活潑可愛,可是因為婚後受到極大的刺激和傷害,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輕輕重重。還有個姊妹正在面臨婚姻上的難處,問我該怎麼處理。

我知道這位姊妹是想從我口裡得到安慰,可是人真的很有限,連我自己都長期處在這樣的困惑掙扎裡,除了勸誡她要自立自強,多為孩子著想,我還能給她甚麼中肯的建議呢?

人生無常,世上的很多事情都存在不確定性,往往成功伴著失敗,快樂伴著悲傷。

昨天是女兒的生日,不由和鄰居胖嫂分享起那天分娩的場景,仍然心有餘悸而後怕不已。先是難產讓我受盡痛苦,後來產下女兒後,由於腎氣不足排尿功能失常,又讓我插了好幾天管子。這種情形若是在古代,難產會很危險,解不出來也會把人憋死,幸運的是有驚無險,安然度過。

昨晚還聽鄰居說她認識的一位原同事,連生了兩個女兒,如今三十多了,又懷了個兒子,一家人都很開心,怎麼也沒想到她堅持要順產,可她兒子頭大生不出來,到了最緊要關頭又沒法剖腹產,母子二人最後一屍兩命,喜事變成悲劇,讓人唏噓不已。

生命是美好的,但似乎所有的美好都會轉瞬即逝。舉目眺望黃土地上那此起彼伏的墳墓,是那些已然化為一捧黃土的逝者永遠的歸宿。想起他們生前的興衰榮辱都隨著這捧黃土煙消雲散時,那種沉痛無言是難以形容的,那種摧毀的力量更是無可否認的。

人們在賺得全世界的時候,如果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能夠平安健康地度過每一天,其實已經是一種幸福了。經過三年疫情,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有多少人失去至親,又有多少人失去自由,還有多少人在病痛中度日如年呢?

總以為人生幸福來日方長,可惜心靈的平和總被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攪得失落和惆悵。我們以為漫長的一生,在歷史長河裡不過是一瞬間。

但是轉念想想,如果人人不死,又不知為何活著,那也是很大的咒詛。我看見有些老人活得不耐煩,很希望早死;更有少年人要自殺,活著與死亡都是人生的大問題。

人的一生往往背負了太多的東西,經歷了太多的捨不得與不情願。喜歡的不敢拿起,有些事又難以放下。很多時候是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纏繞。當我們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才看到自己並不可靠。

人生為何如此虛空呢?因為「……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以弗所書2:12)上帝的兒子主耶穌為贖世人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又用復活勝了死亡,所以祂對我們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如果只把眼目定睛在這世界和人的身上,我們就不會有真正終極的指望。若舉目向上,把眼光挪移到大能大愛的主耶穌身上,就會發現我們已經擁有了世上最寶貴的東西。常常數算主恩,讓感恩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裡面就會充滿平安盼望!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1106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6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