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匆匆,歸向永恆
蔚藍
最近我收到家人傳來的一張舊照片,仔細端詳,彷彿一下子被拉回到那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是在峨眉山下的一條馬路上,十個小夥伴笑得燦爛無比。雙胞胎姊姊和我分別蹲在前排兩端,陽光灑在臉上,映出那時我們無憂無慮的笑容。
時光飛逝,如今照片中的十個女孩已經天南地北,有幾位定居國外,有幾位已是孫輩滿堂的長輩。歲月流逝得如此匆匆,不禁讓我想起那句流行語:「時間去哪兒了?」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感歎時光就像手中的沙,無聲無息地從指縫間滑落。的確,小時候我總希望時光快些走,趕快長大,進入工作,享受成年人的自由與快樂;可等真的長大了,反而覺得時光過得太快,匆忙間人生的大半旅程已經走過。
朱自清在《匆匆》中感歎道:「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年僅24歲的他,已經感受到時間的不可挽回。他的疑問時常縈繞在我心頭:「我們的日子為甚麼一去不復返呢?」這種無奈與沉重,似乎隨著時間的腳步不斷加深。
而林清玄在他的《匆匆》中,則用溫柔的筆觸帶我感受時間的靜默流逝:「人生幾十年,對誰都無多,一切的一切,都在匆匆之中溜走。」孩子匆匆長大,少年匆匆成長為青年,中年人匆匆變為老年人。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時間匆匆,我們無法抓住過去,也無法預測未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每一天怎樣才能過得有意義?不管怎麼說,人生是短暫脆弱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14)聖經中活到120歲的摩西對人生這樣總結:人的一生「……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5-10)然而,摩西沒有停留在對時光流逝的感歎上,而是發出了由衷的禱告:「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12)
智慧的心就是信心,信心來自聖經。翻開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就知道,時間源於上帝的創造。祂在六天內創造天地,祂是萬物的創造者,同時也是時間的主宰。憑著信心認識了這位自有永有的永恆者,認識了來到世間,在十字架上替代我們死罪、又從死裡復活的上帝的獨生愛子主耶穌,我們就必得祂所賜的永生。即便離世,也與祂在天堂永遠同在,享受與上帝同在的永恆喜樂與平安。在那裡,時間將不再限制我們。超越匆匆,歸向永恆,這便是生命的終極意義。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0808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60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