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180度轉彎的?
恩雅
精神柺杖
在新東方的GRE補習班,老師告訴我們,讀英文聖經可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回到大學,我找遍整個圖書館,沒有一本聖經,只有幾本給孩子看的圖畫版聖經故事。借來翻看後,晚上我跟室友們表達了我的不理解和嘲笑:「妳們知道嗎?我今天看了一本書,上面說有一個女人摸了一個人的衣服,病就好了,這太荒唐了。」對面上鋪的同學立馬說:「不要這麼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多事是妳不知道的。」
2008年我來到美國讀博士。華人教會在大學裡為新生們舉辦了一個迎新會,新生們都收到一本贈送的聖經和一張CD。回家開始聽CD,都是很寧靜祥和的歌,其中有一首後來我聽了一遍又一遍:「我是空谷的回音,四處尋找我的心。問遍溪水和山林,我心依然無處尋。」是啊,到了美國又怎麼樣呢?興奮勁很快就過去,我依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怎麼走,該追求甚麼。
剛好有鄰居去教會,所以每週我就坐他們的車一起去。我很高興,在教會裡見到的都是華人同胞,可以講中文,還可以吃到免費又可口的中餐。我喜歡敬拜的詩歌,只是聽不懂牧師講的道,於是總在那時天馬行空,胡亂想著一些自己的事。
教會裡有我一位學姊,只有她和我來自中國大陸,她從北京大學畢業。學姊很漂亮,信上帝很虔誠,這讓我納悶,這位才貌雙全的學姊,有啥想不明白的,非要去信上帝,找個精神柺杖。那時的上帝,對於我而言,只不過就是一個精神柺杖,一個人在無助時的虛假依靠,跟世上眾多偶像沒甚麼區別。
愛心氛圍
教會裡每個人都會熱情地問我一句好像口頭禪的話s:「有甚麼能為妳禱告的?」我常常敷衍地回應:「請為我的考試禱告。」沒想到,半年後有個阿姨來跟我打招呼時,還問我考試怎麼樣了。那一刻,我內心有觸動,也很慚愧,原來他們的關心不是虛假的問候。教會裡還有很多愛心的事情,觸發我開始思考,這是怎樣的上帝,竟然帶出對別人不帶私心的真心關愛!
剛到美國的前兩年,我一直都沒有買車,買菜都是那位學姊帶我去的。對她越來越熟悉後,我就越來越發現信仰帶給她內心的平安喜樂,是我很羨慕的。
負責學生團契的都是我們大學的教授,聚會也在老師家。每次都在吃飯中聊天,然後是唱歌學聖經。很多時候,聊的話題都涉及信仰,講的是人終極的歸宿和人生意義,超越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話題好大,好遠,好抽象。在各抒己見中,有一個說法打動了我: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只有上帝才能滿足的空洞和空虛;但我仍然無法感到上帝的存在,祂對於我還是很遙遠,我也沒有意識到祂的存在不存在,對我有甚麼重要。
難以理解
雖然牧師講道時我還是思緒雲遊,完全不聽,但是小組讀經學習時,我多少聽進去了一些聖經知識。那時讀到「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4:6)時,我會對號入座想想自己是謙卑還是驕傲,然後驕傲地以為,我的謙卑應該多於驕傲。讀到「愛是恆久忍耐」(哥林多前書13:4)時,心裡會感歎,聖經的要求太高了,等我老了,大概才可能學會這恆久忍耐的功夫。當讀到耶穌在十字架上還為殺祂的人們禱告,求父上帝赦免他們的時候,我就想若是換了我,別說把我處死,就是得罪了我,我也不會替他們求情的。我感到耶穌這位上帝的道德境界太高,地球人肯定做不到。
慢慢地,我在一個又一個對照反思中,很多糾結也逐漸解開,開始注意牧師的講道了,但是我聽不下去牧師講世人都犯了罪。我首先抵觸的是牧師本人,心想你是牧師就比別人高尚,可以站在台上教訓我們?我把想法跟學姊說了。她笑著說:「牧師在台上講聖經裡罪的經文,並不是針對哪個人,而是忠於聖經,宣講上帝的話。妳感到被冒犯了,是嗎?某方面來講,妳承認自己是罪人,所以被冒犯了。」她這麼回答我,我沒有生氣,反而去思考是否有道理。這個上帝為甚麼不讓人高高興興、舒舒服服地相信祂,而是去指責人的罪?是的,人無完人,按著聖經超高的道德標準,誰人無罪?但是人的罪和上帝有甚麼關係?上帝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難以理解的,道德高尚的代表。
誰主人生
後來,牧師講到耶穌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我完全不能接受。在國內,我們已經習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出國也是為了自己將來有學位,有工作。人不是本來就為自己而活的嗎?這太驚訝了,我不能接受這樣的教導。倘若如此,那我20幾年已經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就要完全顛倒過來,我肯定不能接受。然後沒多久我就在聖經中讀到一句話:「從前你們不認識上帝的時候,是給那些本來不是神的作奴僕。」(加拉太書4:8)我一直以為我是自己的主人!今天有不少年長的弟兄姊妹和朋友,說不定會笑話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不經世事,才會說自己是主人。事實上,有孩子的都是孩子的僕人,無論孩子是六歲還是36歲;有工作的都是老闆的僕人。說到底,我不能主宰我的生命,特別是生死,明天如何,都不在自己手上。
忽然想起我上小學的時候,炎熱的夏天晚上,我們在院子裡支著蚊帳,躺在裡面的樂趣就是仰望星空。那時我知道星星很小是因為離得我們遠,看著看著我在想,從星星上看地球,地球也一樣小,我這麼小的小孩在地球上又有多小!突然間,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多年以後,我還記得那個夏夜的漫想。假設上帝就是那位天地的主宰,那麼祂從渺小的我身上又能得到甚麼呢?我信不信祂又有何妨?
試著禱告
那時,博士學業的確很忙很累,從完全的中文環境學習轉為完全的英文環境很辛苦,從化學元素週期表的英文開始背,經常背到半夜兩點才回去睡覺。上課都要求寫論文,還要做實驗,壓力很大,也不知道博士畢業後能幹甚麼,難道一直做個博士後?於是,我想先轉成碩士,再圖發展。教會裡的人常鼓勵我禱告,與上帝交流,求上帝親自回應我的種種問題和不理解。我的第一次禱告是:「上帝啊!如果祢是上帝,如果祢是真的,請讓我從博士轉成碩士,還要有獎學金啊!」結果事情真的如我所願,但我仍然不信上帝。我告訴自己:那都是巧合。儘管後面遇到困難,我還是會向上帝求,但我開始心虛了,問自己,這樣算不算佔上帝的便宜?當然,上帝不怕我佔祂的便宜,而是以祂豐盛的大愛,讓我經歷祂數不盡的恩典。後來,我禱告越來越多,也承認上帝在回應我的禱告,我開始相信祂的存在。我認同人都有罪,耶穌拯救世界上所有的人,別人是罪人,所以會得罪我;我也是罪人,所以也會得罪別人。
心在改變
信主時剛畢業,工作沒經驗也很辛苦,沒有綠卡,甚至都沒有資格申請綠卡。有一段時間,在休斯頓和大學城之間來回跑。春天的時候,高速路旁的野花很漂亮,每個星期都有不同顏色的花開,就像誰拿了一把大刷子,每週把地面刷一遍。看著美景,我不自覺哼起了教會裡經常唱的一首歌《野地的花》,唱到「一切需要,天父已經都知道」,就好像唱到我心裡去了。我在兩個城市來回跑,不知道將來如何,天天都為生活忙。這首歌讓我特別受安慰,相信天父已經都知道,祂有安排,有預備。信靠祂,我可以安然前行;我心中的煩惱,祂會為我除去。
信主以後,我慢慢地不再只看別人的罪,而是看到自己有罪,求上帝赦免,對罪敏感,願意遠離罪。雖然依舊渺小,但是我知道上帝賜我榮耀尊貴為冠冕。這榮耀尊貴並不建立在我掙多少錢、做甚麼工作、職位多高、孩子有多出息等等之上。這榮耀尊貴是因著我信了祂,與上帝和好,成為上帝的兒女,有了永恆的盼望,那本質上是耶穌基督自己的榮耀尊貴。不需要再去定義我是誰,再去尋找我的心,而是踏實地活在主每日更新的恩典中。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0702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5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