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方華

從前有位農夫耕種一塊很大的土地,那是沒有農業機器的時代,所以他養了一些牲口用來協助農耕;可是有些牲口漸漸老了,氣力大不如前,而餘下的幾頭牲口中,有兩三頭比較懶惰,不聽使喚,令他的工作很吃力。這一天適逢墟期,他早早出發決定再買一頭強壯勤勞的驢子。

牲口販子誇口說他的驢子都長得健壯,又馴服,肯定是地裡的好幫手,然後就為農夫挑了一頭看來不錯的驢子。農夫看著也覺得很好,付了錢便把驢子牽回家,把牠關到牲口欄內。

沒歇得一刻,農夫看看欄內的情況,馬上把新買的驢子牽出來,急忙趕到集市,要把牠退還給販子。他告訴販子:「這驢子一到家,立刻站到那頭最懶惰的驢子旁邊,相處得很好的樣子,這傢伙肯定也是個好吃懶做的東西。」販子說:「你怎麼可以一下子就認定牠不行?」農夫說:「選甚麼朋友,自己也就是同一類,不是嗎?」

古話說要慎交朋友,而現代教育則鼓勵人開放自己,多認識不同的人,擴大交友圈。兩者看似南轅北轍,其實並無衝突。現代社會生活圈子很大,人際交往合作很重要,願意接觸、接納更多不同的人是基本道理,可是你願意讓甚麼人深入影響自己,確需認真的考慮。

選擇顯示人內在的價值,我們有許多來往的朋友,但深交的卻不會太多。聖經以「鐵磨鐵,磨出刃來」(箴言27:17)描述朋友之間互相砥礪的情況;沒有意氣相投,人生目標不一致,以致基本價值相悖,又怎可能彼此砥礪呢?

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到聖經上說「耶穌是罪人的朋友」就別有一番意味了。耶穌來到這世上,在人間生活30多年,說明祂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尊貴,為了將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且樂意接受我們為友。在價值與本質上,人都不可能成為上帝的朋友,只是耶穌採取主動,選擇了我們。祂甘願作罪人的朋友,使罪人可以坦然按自己的本相來到祂面前,獲得接納,尋求幫助。我的確聽過有人說自己罪大惡極,不配或不敢來尋求耶穌,而耶穌說自己是罪人的朋友,正是對這些人溫柔的答覆。

十九世紀有位信徒寫了一首詩歌《耶穌恩友》。他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生命經歷許多痛苦悲傷,仍然感受到耶穌像朋友一樣與自己同行。歌中寫到:「耶穌是我親愛朋友,背負我罪擔我憂,何等權利能將萬事,帶到主恩座前求!多少平安屢屢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我們未將萬事,帶到主恩座前求。」

耶穌選擇了我們,我們又是否選擇耶穌?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71207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68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