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最有智慧的書

戴志忠

我喜愛自然科學,因為當我越認識其中的一些知識和定律,就越能明白當中的一些奧秘。這些知識都是人透過不斷地摸索、尋求和研究大自然的定律所累積而成。伽利略稱大自然是一本書,Book of Nature(大自然的書),當中蘊藏著無限的智慧,可以用來改善人類的社會。

另一本我最愛的書是「書中的書」,即《聖經》(The Book)。「書中之書」所談到的是人的來歷和將來的去向,當中同樣隱藏著無限智慧,又可用來改善人類的社會,使國家民族蒙福,生活得到和平與和諧。

兩本書都需要有耐性才能看懂。沒有追求真理之心的人,不可能明白箇中的奧妙。單用人的思想去理解,更會產生誤會重重。

舉例說:在「大自然的書」中,幾百年前沒經仔細研讀以前,大家都以為,如果一重一輕兩個物體下墜,重的必下墜得較快,輕的下墜得較慢;但經伽利略細心研究和實驗以後,證明兩個物體下降的速度是一樣的。之後,又有牛頓以萬有引力定律將這現象表明和解釋出來,使物理學在18世紀進入一個新的經典力學天地。當人明白這些智慧,並應用在科技上時就有了西方的工業革命,令人類打開文明之路的新一頁。到了20世紀,愛因斯坦25歲就發表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使人類更進一步理解大自然中時間與空間、能量與物質的關係,科學因此邁向了現代物理學的新階段。

以上三位科學家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相信「大自然的書」背後有造物主,並且虛心地承認他們所發現的大自然奧秘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再談聖經,聖經前五卷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寫於三千多年前的中東地區,當中記載了歷史和律法。一般不理解的人就以為,跟幾千年後的我們有甚麼相關?

我以前也這麼想。記得中學畢業時,有朋友送我一本金邊聖經,我打開創世記,才讀了幾章就覺得不科學,與我醉心的物理學格格不入,於是將聖經還給我的朋友。雖然我覺得宗教都是好的,導人向善,但不適合我;因我沒空參與教會的活動,我只沉醉於「大自然的書」。

幾年後,我來北美留學,有機會讀到聖經福音書中的耶穌基督生平,上帝開了我的心竅,使我透過耶穌基督認識了創天造地的主宰。我開始有點明白伽利略發自內心的體會:「書中的書」和「大自然的書」這兩本最有智慧的書,背後其實都是同一位作者,就是上帝。祂是我朝思暮想要追求認識的智慧源頭。祂透過大自然,彰顯祂的永能和神性;又透過聖經,讓人明白祂的特殊啟示。

記得以前,我讀到聖經的第一句話:「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一1)就不能接受,以為這是神話;可是心竅蒙上帝開啟後,就看聖經和大自然其實是一致的,「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它的量帶通遍天下,它的言語傳到地極。」(詩篇十九1至4)大自然雖沒有聲音,但是它確實顯示造物主的偉大奇工,就是上帝的創造。聖經更不含糊,明明白白地說,上帝創造天地,並且「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希伯來書一3)。

不但如此,聖經更講到上帝的話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三16至17)在人生有限的年日中,我們怎樣生活、怎樣為人、怎樣活才有智慧呢?請你細讀這兩本最有智慧的書就會得著啟迪。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與這兩本書背後的作者——上帝,建立關係,你必更有智慧和更蒙福,以至造福人類和貢獻社會。

綜觀牛頓的一生,他被這兩本智慧書吸引,將他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追求真理上。他的「墓誌銘」總括了他的生平:「他憑著堅毅的研究和不平凡的生命,首先向世人展示了行星的運動和形狀,以及彗星的軌跡和潮水漲退的規律。他認真探求不同色彩、光線的折射和特性,這一切科學的成就,都指出他是一位精心專注和熱愛求證真理的學者,也是對自然、歷史和聖經的忠實翻譯者。他一生的哲學思想都是堅定不移地肯定創造主的偉大,又在他人生的旅程中見證出福音的真諦。」(註)

牛頓只不過是無數回應上帝創造偉大的其中一位科學家,願你也能得著智慧的心,從中得著啟蒙,令你的一生過得更精彩和豐富。

註:http://www.scienceandlife.net/; http://www.scienceandlife.net/?page_id=151

(作者是物理學博士,在高科技公司工作。)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51006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4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