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不能缺席
錢志群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中國兒歌,讓多少媽媽笑臉如花,但不少爸爸的心裡多少有些酸意。這也怪不得孩子,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究竟付出多少時間多少父愛?很多人的童年是哼著兒歌拉著媽媽的手長大的,記憶中多是父親忙碌離去的背影。父親們也許會說,媽媽就是相夫教子,父親是要在外打拼的,不掙錢,誰養家?但在孩子眼裡,父親身上經理、處長等一堆頭銜,都沒有爸爸的稱呼親切和有份量。工作上的頭銜可以換,父親的稱呼無法改。一旦成了父親,你就有一份天職叫父愛。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在兒子面前,我不是總統,只是個父親!」
父親是一個無可取代的身份,父愛也不是母愛所能代替的。根據《今日美國》的民意調查,七成(71%)美國人認為做父親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角色。父親對孩子成長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科研表明,由父親帶大或有足夠父愛關懷的孩子,通常會顯得獨立性較強,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社交能力也會領先。遺憾的是,父愛普遍沒有到位。中國某項調查顯示:七成(70%)孩子上下學都是媽媽、保姆或祖父母接送,一半(50%)孩子在家大部分時間是跟媽媽或祖父母一起度過,兩成(20%)左右的孩子,一天裡幾乎見不到爸爸,有些甚至好幾天才能和爸爸一起吃頓飯。
湖南衛視的明星親子生存體驗節目─《爸爸去哪兒》火爆連播,好評如潮。人們在評論明星父子、父女在不同外景地的不同表現時,也更多正視目前家庭教育的「軟肋」─爸爸的角色如何擔當。中國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後,前兩代獨生子們已開始初為人父了。年輕的父親們事業才剛剛起步,每天陪客戶、談生意、應酬,似乎永遠有做不完的事。在工作打拼的壓力和當父親的角色如何協調上,實在是一個挑戰的課題。他們的時間壓力應該被理解,但果真都忙到沒有盡父親之職的時間嗎?不是。時間總能擠出來,你可以少參加那些可有可無的場面應酬,少喝兩餐酒,少在外聊天。很多父親都認為,家裡的事自己能做主,外面的人卻不好得罪。話中有理,但事在人為,說到底你還是沒有真正認識到父愛的重要。
就在《爸爸去哪兒》熱播的同時,首位華裔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卻準備離職回美國。箇中原因,媒體猜想不一,但他自己表示,就是希望孩子高中最後兩年能在美國度過。常人看來,為事業、家庭,短暫分聚又有何妨?但在他眼裡不一樣。他曾為了兒女放棄了華盛頓州州長的連任,還說:「對我來說,做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同樣重要。」在我們看來,他是不是不願意有甚麼大出息?不是。他是看重父親的角色。
做父親是上帝賦予的角色。上帝按自己的形像造出人類第一對夫妻,令他們生養眾多,遍滿全地。這命令包含了上帝的權能,賦予了人生育的能力和規律。所以「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一二七3)。
既是「產業」,就當精心經營。如何經營?一是花時間關愛。上帝為父之愛就是榜樣,祂不僅為人類提供了陽光、空氣、雨水,祂更愛世人。即使人類悖逆祂,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主耶穌就降世為我們死,承擔我們的罪。二是花時間管教。上帝給人誡命,就是為教導啟發我們,免得我們走滅亡的路。困難是上帝管教的方法之一,因為上帝待我們「如同待兒子」一樣(希伯來書十二7)。但願天下當爸爸的都先接受上帝的管教,繼而以真道教訓孩子,使他們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40602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2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