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這樣的世界
楓曼
全球第二大富豪畢菲德(Warren Buffett) 決定將其所有資產的百分之八十五(超過三百億美元)捐給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Gates)所設立的慈善基金(該基金已有首富捐出的三百億元),以對抗全球疾病和改善美國教育。他的行動反映出美國富豪的優良傳統:致富後熱心公益,慷慨行善捐款,少留遺產給子孫,以免後代只知坐享其成。早年的美國鋼鐵大王及汽車大王都是非常有名的例子。傳媒認為,世界前兩名富豪聯手濟世,從竭力為公司和個人謀取最佳利潤的企業家,變為充滿愛心、慷慨奉獻回饋社會的慈善家,對全球化唯利是圖的風氣產生振聾發聵的效果。反觀中國的富豪,不少人熱衷的是炫耀財富,揮金如土,而絕不是無私的捐款奉獻。
美國富豪的樂捐,不是來自歷史真空,而是建築在悠久文化傳統的沃土上。其實,超級富豪還不算是最樂善好施的人,據美國捐贈基金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二OO五年的慈善捐款是2,602.8億美元,其中百分之七十來自普通人。捐給宗教團體的佔總額百分之卅五,超過其它組織。因為「宗教信仰」就是美國人捐獻金錢和勞力的根源。當初美國以清教徒立國,之前移民幾乎清一色是基督徒。立國時,國民百分之九十八是基督徒。捐獻、濟貧,都是上帝的命令,是基督教教義裡重要的元素。主耶穌總結上帝的誡命說,第一要緊是愛上帝,其次是愛人如己。現時美國人雖逐漸離棄上帝,捐款和做義工的價值觀念仍深入民心。不過,假如人人遵守上帝的教訓,捐獻收入的百分之十,而不是現在人均的百分之一或四,捐款的數字就必更大得驚人。如今美國最吝嗇的,是年收入在一千萬美元以上、年齡在卅五歲以下的人。中年人比年輕人樂捐。由此可見,基督教的沒落對社會有負面,而非正面的影響。
中國小皇帝的婚姻常觸礁。據報導,中國從一九八O年代開始執行的一胎化政策,現在形成九千萬人的「獨生子女」世代。這些嬌生慣養的獨苗「小皇帝」如今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他們角色轉變了,但優越感沒變。這給他們的婚姻帶來了種種問題。江蘇省鎮江市婦聯在幫助解決婦女婚姻問題時發現,獨生子女家庭更容易引發婚姻矛盾,如:公婆護子,媳婦難為;照顧孫子,婆媳矛盾;順從父母, 犧牲感情;冠姓權起爭執等等。
很多人不明白,為甚麼上帝愛我們,卻不把我們寵若天之驕子,我們的人生仍充滿挫折。箇中奧妙就在這裡:被寵不一定有益。上帝知道,玉不琢不成器,精金必先經過火煉。苦難煉淨生命,讓人漸趨成熟(參羅馬書五4)。今天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問題叢生。癥結都是人。用聖經的話說,是因人有罪,生命上有太多的雜質。上帝曾說:「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以賽亞書一25)人的生命必須煉淨。小皇帝自幼受百般呵護,未經疾風,不是勁草。然人生路上,有風有雨,是必然的事。古聖約伯說:「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約伯記廿三10)除非把苦難看作是煉淨生命的機會,不然人不能從其中得益。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61107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535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