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與捨不得
方華
那天晚上到一個家庭去小組聚會,主人拿出一碟草莓招待我們,那家的三歲小女孩看見雀躍不已,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拿著快樂地吃著。轉眼間,草莓吃光了,小女孩看見,不禁哭起來。她媽媽跟她說:「不是告訴你大家一起分享的嗎?」小女孩不依,哭說:「我還要吃嘛!」
要一個三歲的小孩明白分享這一回事,也許是太難了,一時之間也只能哄哄她算了。話說回來,我們這些成年人,又能明白多少分享的真義?也許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我想到自己,有時候收拾櫃子、冰箱,總能找出一些過期物品。有些是捨不得一下子吃完,收藏得太好,結果忘記了,變壞了。也有捨不得馬上用的精美文具,放得紙張發黃,墨水乾涸,金屬部份生鏽。想一想當初捨不得吃、捨不得用的心情,真是可笑。捨不得,結果是浪費掉,這不是適得其反嗎?
我想我的愚昧,是以為好東西留著慢慢享用,就可以將快樂滿足延期。只是環境和心境都會轉變,快樂滿足不是可以儲藏起來的東西。最近看過一篇報導科學家研究松鼠的行為,牠們東藏藏、西藏藏把果實藏起來,但是並不能記住自己收藏的地方,肚子餓時只會亂挖一通碰運氣。看來我跟松鼠也是難兄難弟了。
會分享的人才是聰明人,好吃的東西大家一起吃,那種滿足在互相感染之下,只會更加加強。好的東西分給其他人用,就可以交流其中的好處或者樂趣了。所以聖經教人「與喜樂的人要同樂」(羅馬書十二15),因為喜樂可以交流而加倍,比自己偷偷躲在一旁高興,要高興得多。如果對方有缺乏,你與他分享,就會因他的喜樂而生出不同的滿足。
分享是把自己有的捨去,對於天性喜歡擁有、收藏的人,分享不會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要學習的一種行為。但是分享可以將我們從霸佔、自私的牢籠中釋放出來,享受更強有力的滿足和喜樂。未學會分享的人,會看捨去是痛苦,經歷過分享的人,卻明白捨去才是得著的道理。
這個深奧的道理卻又在歷史中,活生生向我們顯出來,就是耶穌基督為世人捨去生命,以致上帝得著我們。這也是耶穌對門徒的吩咐,要捨棄生命,才可以得著生命。
耶穌捨棄生命是捨棄的至高範例,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或多或少總可以體驗到捨棄,然後得著的道理。體驗得多的人就有福了。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30602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94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