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到靈界之我見
勁翁
宇宙、生命、人生是亙古以來人們不斷追求的迷思。
宇宙怎樣形成?生命怎樣發生?人類在宇宙之中如何定位?是數千年來,無數哲人窮究天人之際的博大精深的命題。
在我國明清之季,小孩入學啟蒙讀的一本《幼學故事瓊林》,一開始第一篇第一句就說:「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這說法與基督教文化孕育下西方人的說法不謀而合。聖經舊約第一本書創世記也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上帝以五日創造了光、空氣、海、地、植物和日月、星辰,海中和空中生物。到了第六天,才造地上的生物和照祂自己的形像造人。如此說來,中外一致認為宇宙的形成,最初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聖經則更詳細說,那是因為上帝創造,故產生一切。但在東方儒家思想孕育下,講到宇宙天地、世界的形成,好像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全沒有涉及到一種形而上的靈界問題;這是因為孔子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他的不語,是因為他不懂,他曾加以說明︰「未知生,焉知死。」活生生存在的事,都不易明白得透徹,如何來瞭解過去未來的事?但不說並非否認一切,他敬畏上天之主。他曾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賦予我德行,桓魋這人能加害我嗎?)既然連孔子本人都受命於天,推而知之,他看宇宙一切都在上天的管理之中。
聖經上說,人可藉萬事萬物看到上帝的能力和神性(羅馬書一20),這是真的。如水冷到零下四度,便違背凡物冷縮熱脹的現象,反膨脹浮在水面,以免結冰到底,致水中生物死絕。又如空氣中有百分之二十一氧氣、百分之七十九氮氣,一颳巨風,便將氧氣、氮氣吹亂;只要風一停,便馬上恢復原有比例,以免生物得不到氧而死亡。這就是上帝的創造與大能。怎能不信有上帝呢?有了信,就是道德與思想的培育,道德準則來自上帝,我們只要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信祂的話,信耶穌為我們代罪受死,第三天復活,跟隨祂,不再自作主張,任意妄行,這便是因信稱義。雖然現在科技昌明,但不單沒有推翻聖經的記述,反給它的權威性作強而有力的佐證。
近代科學發達,科學上應用的工具突飛猛進,如最近中外報章雜誌刊載︰人們安放在外太空的哈伯天文望遠鏡,把星球誕生的宇宙奧祕拍攝下來,盡收入人們眼底。現在全球科學界都相信,宇宙是經過大爆炸才形成的。後來科學家又發現証實爆炸後的氣雲和宇宙星塵,迅速不斷向外擴張,使這浩瀚的宇宙,擴大得難以想像。這種無窮無盡向外擴張的理論,使上世紀一些科學家尤其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大為震驚。愛氏等原以為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的大爆炸,應當是自有永有,無始無終的自然現象,怎會有向外的擴張?既然有向外的擴張,那麼分別內外的臨界線在那裡?既然有了界線,必然有一個起頭,是誰領頭的?必然是一個大能全能,無所不在,無所不知者,托住了這宇宙,管領了這宇宙。舊約創世記︰起初上帝造天地之說,是信而有徵的事。
現在高倍數的顯微鏡能分析觀看人類的遺傳基因,醫學上已能修補遺傳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製造及改造人體的細胞組織。前年十月中外報紙刊載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出可在老鼠頭上長出人類的耳朵。也就是在人類身體上失去的及壞死了的組織皆可再生。事實上基因工程已經進入商業使用階段了。雖然如此,但科學家還是造不出生命,像人工受孕及借腹生子,那不過是傳遞生命,並非創造生命。將一個活的精子,經過化學分析,才知它是由氨基酸、蛋白質及氧、氮、鉀、鈣等等元素所組成。據科學家研究,如果在適當濕度、溫度與相配合的環境下,找齊了各配合元素來調製,據說須要在十後加上六百個零的年代裡,可能碰出一個生命出來。這給我們知道,生命無法由機遇碰撞發生,需要大智者的設計。所以要創造一個生命,只有永存全能的上帝才有可能。
講到人在宇宙中的定位,涉及到人的來源。一度為人們相信的進化論,已被今日的分子生物學所否定。而討論人生問題的書汗牛充棟,限於篇幅不在此討論,在此只提出一項:「信耶穌有永生」。永生真的可能嗎?科學家幻想一個人的生命,可藉著(DNA)遺傳基因延綿不絕。現在西雅圖有一家叫「第三千年研究公司」,只要你付出廿美元,他們就能從你剝落的微細表皮裡抽取你的DNA樣本,可將其保存萬年不壞。循此方向再研究發展下去,人們已在幻想肉體的永生不朽。有某明星死了,已將遺體冰凍了,說是待將來起死回生復活。我們不知道他要等到何年何月。不過可以肯定,若只臭皮囊不死,那將生不如死;惟有接受萬能上帝所賜的永生,才是福氣。
今天的科學與上帝的大能來比較,還在極幼稚期,但上帝願意讓信徒經歷祂,發現祂救人的深奧旨意,我們信託祂,祂就成全我們。
天文學與地質學家說,我們已知這個太陽系已經高壽五億年了;但從新舊約看好像人世只有七千多年,可說是從始祖亞當的時候算起。經文上有句話:「主看一日如千年」,也可能把一秒當千年。若無超自然的干涉,據說再有五十億年,太陽也會熄滅。世界非永恆,幸而我們的生命在主手中,無須畏懼。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20704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8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