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与空虚

活着不就是想追求权势、金钱、智慧等,为甚么甚么都有的以色列第三代国王所罗门,却感叹人生是“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按人的标准,他已是受尽了人间大福,智慧过人,国富民强,妃嫔上千,财宝无数。乍一听,好像他是对寻常百姓所说的风凉话。其实不是,人生的真实就是一场虚空。人生都有两大困局:

第一种困局是:人生的过程,一切劳碌无益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

相关经文在圣经中俯拾皆是:

虚空对人生来说至少有四点表现:一,世上每一方面的获得只满足一方面需要,但不能解决人生的其他很多需要。比如足够的金钱只能满足基本和享受方面的购买需要;但金钱不一定能买来睡眠,不一定能买来健康。夫妻住在大别墅里,也会吵得天翻地覆。二,世上每一方面的获得只满足一时的需要,但不能完全填满欲望的深坑。小富想大富,小官想大官,有钱了嫌权小,有权了嫌钱少;有家了羡慕单身,单身了又羡慕相亲。三,世上每一方面的获得同时又会衍生出相应的所失,如有钱了又有防盗、防抢、防骗、防投资失误、防儿女争财等新问题。有名了反倒失去了真实的生活和宁静,甚至忧郁自尽。四,世上每一方面的获得都不一定万无一失;金钱也会长翅膀,名气也会出问题,健康的人突然患癌,美貌者慢慢衰残等。就是一句话,一辈子忙忙碌碌,半辈子劳苦愁烦。

第二种困局是:人生的结束,人人都要面对一个死亡。

传道书一章4节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因为“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篇九十10)。即使是人生过程中得之甚多,且心态安逸,最后又有谁能带走丝毫?秦始皇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死时留恋世上,把真真假假的兵马、奴仆、财富一并埋到墓中,到头来还不是被后人挖出来参观?20岁为王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虽在数年之内灭掉欧洲称霸世界,33岁英年不也是服在病魔之下。他嘱咐家人将他棺材两边钻开两个圆洞,在死后将他两臂、两手伸到洞外游市,表明自己空手离世。人不能带走一片云彩也就罢了,但“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九27)。

所以,古今中外多少权贵名流都是叹息人生。大诗人李白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大诗人柏拉图说:“人生如同一个有裂隙的酒瓶,永远装不满。”多少人看破红尘,全世界每隔40 秒,中国每隔2分钟就有一人自杀。

面对人生的虚空,人的内心如何不空虚呢?人的指望在哪里?

所罗门王在讲了那么多空虚后,指明了方向:“然而我准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传道书八12)。信了主的人,上帝的救恩就解决了我们人生过程和结束时的两大困局。

就人生的结局来说,主从死里复活为信祂的人成就了永生,让我们今生的短暂在永生中能化成永恒,如同蛹死却是蝶生。到了天堂,没有了衰老、疾病、死亡;没有了犯罪如欺骗、仇恨;没有了眼泪、悲伤;没有了医院、警察。

就人生的过程来说,上帝为信祂的人差派了圣灵,内驻在我们里面,慢慢帮助我们如同祂的门徒保罗那样,“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四12)。有此秘诀,就能有心态上的平安喜乐。摩西祷告上帝:“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篇九十2)渐渐地,你就会少嫉妒甚至不嫉妒,少仇恨甚至不仇恨,少贪心甚至不贪心,知足常乐。不贪心了,环境没变心变了,就喜乐。

所以,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道出自己的心声:“上帝啊,我这动荡不安的心,只有在祢里面才得安息。”

(钱志群著─中国信徒布道会─"奥秘天地间"专栏)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qzq/qzq.aspx?id=sm2013_03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国信徒布道会<奥秘天地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