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足迹-与神亲密同行的刘百
刘百博士(Dr. Frank Laubach, 1884-1970)曾被誉为“文盲者的使徒”,因他曾在菲律宾南部马兰莱奥(Maranao)回教的部落中宣教,并为他们创设文字,不但提高了他们生活的水平,也打开了福音的门户。後来他所采用的语言学习的方法被世界各地广为采用。这样一位对人类社会极有贡献的人,原来也是与神亲密同行的人。
他转向部落宣教之前曾跌下事奉的低谷,三个儿女因疟疾而丧生,自己又病了两年。後来他把妻子和唯一生存的孩子留在菲律宾,自己单枪匹马带着小狗‘贴’到马兰莱奥族中宣教。工作开始时困难重重,每个黄昏他都带着狗儿爬上住所後面的息奴山(Signal Hill),在寂静的晚霞中与神亲近。1929年十二月某个黄昏,他带着沉重落寞的心情像往常一样坐在山坡上,凝视着山下暮色渐深的小城,他怀中的小狗正用舌尖舔着他脸上的泪水。
他在日记中这样记载:“我的咀唇开始在动,彷佛神在向我讲话:『我的孩子,你失败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爱过这些人,你的白人优越感在作怪。只要你忘记自己是美国人,专心想想我多麽爱他们,这些人就会有反应。』我看着落日回应说:『神啊,刚才是否你在鼓动我的舌头对我说话,若是真的,你说得很对…求你救我脱离自己,使我完全被你占有,能想你所想的…。』”
他说那天晚上神彻底消灭他的种族优越感,使他从此“色盲”。这个经历带出他人生两个转捩点,此後他用心追求与神深交,另一方面在部族中发展扫除文盲的运动,影响了至少六千万人。
刘百曾推动一个“分秒游戏”(Game with Minutes),鼓励信徒在每天生活中,有意识地鞭策自己每分钟抽一秒来想一想神,然後记下成绩,例如在一小时内,每次有意识的想到神,就给自己一分,持续做一天,然後一个星期,一个月,渐渐就养成习惯,随时随地进入神的同在中。他曾说过:许多企图改善人类生活的途径都已失败,惟一的盼望就是学习更像基督,时常想起祂是最基本的途径。
神无所不在,诗人也说:“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诗一三九9)既不能逃避,何不开放自己所有的门窗,欢欢喜喜的让祂的同在如空气一样进入及填满个人里里外外所有的空间。那後果是大大出人意表,像诗人说:“祂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诗一○三5)。
刘百回忆说,每次他走在街上,无论看见谁,或跟他们谈话,内心都同时与神对话:“父啊,求你透过我来爱他。”或求问神:“你要我说甚麽?做甚麽?”他说自己其实也没有做甚麽大动作来改变状况,但情况渐渐就有了改变,甚至两个回教领袖虽然明知他是基督徒,却到处跟人说:这人能帮助人认识神。
刘百称“操练神同在”为游戏,因为这是很欢愉的经历,它也不难做,只要我们刻意把意念停泊在神那里,祂的同在就成为经历的一部份。其实这不是甚麽“新玩意”,保罗不是教导我们要“不住的祷告吗”?
这也是一个使人兴奋的旅程,刘百形容说:“你进入後首先发现的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然後花园渐渐开向一个国度,最後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世界似乎依旧一样,其实已不一样了,它加添了新而缤纷的色彩,且有更深沉的意义。这个寻幽探胜的旅程人人可加入,无论贫富丶智愚…谁愿意都可以来,世界最伟大的经历原来人人可得”!
刘百常把工作与祷告融於一炉,他在1937年三月十一日的日记中这样写下:“今天最大的神迹不是在我默想或跪下祷告时发生,而是我一边工作一边留意倾听神,配合祂,这是遇见祂最好的时刻”。他也发现在工作中操练神的同在,最能把一个充满基督的心灵倾倒给服事的对象。
他有一次这样说:“主啊,我们能贡献给人类最好的礼物是甚麽?就是培养一个美丽的心灵,然後把它敞开,与人分享”。
(邱清萍著─中国信徒布道会─"心灵客栈"专栏)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cy/cy.aspx?id=sm2014_01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国信徒布道会<心灵客栈>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