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才信基督教
曹大寬/林安國

曹大寬

去年有朋友請我到他教會聚餐。看到他們預備了豐富的美食,衣著整齊,滿腔熱情的招待我們,也很感動。之後這位朋友請我每星期跟他去禮拜堂。原來他不但每星期去教堂,還在週三晚有查經祈禱。他也捐很多錢給教會。我跟他在星期日去過教堂一次,後來便不再去了。

不錯,教堂的氣氛很好,莊嚴高雅兼有,基督徒待人接物都很誠懇温柔,講道、主日學也很有道理;但卻和我完全格格不相入,聽說那些站在門口招待我們的人,有些還是律師、工程師、醫師。難得每人都如此謙和。我在想,那些有高深學識,收入相當的中、上階層人士,當然可以有空餘的時間去教會學道理,也有充足的金錢捐出來;我們這些升斗市民,整天忙於生活餬口,縱有時間,也要找外快或多求些知識,以便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哪有資格上教會哩?中、下階層的人也不是沒有信仰,我們有空時也會拜神、祈求、上香,只是沒有劃定時間去拜神,或撥出一定的金錢捐出來這樣的侈奢而已。假如有發達的一朝,也許我亦會去教會的。

林安國

「基督教是有錢人的宗教,教堂是給朝九晚五、一週工作五天的上班族的。」我知道,不少人對基督教都有這樣看法。曹大寬先生的高見代表了許多人的看法。他們是社會的基層大眾,是勞苦的一群,每一個賺回來的銅錢都沾有他們的血汗。他們為餬口的兩餐去掙扎,是最被忽略的一群。

曹先生的見解,對基督教教會好像是當頭棒喝,值得基督教人士反思。為甚麼教堂裡多是中、上階層人士?為甚麼教堂對基層大眾沒有吸力?為甚麼講壇上所傳的道理,搔不著勞苦大眾的癢處?為甚麼教堂只有星期天的敬拜,而不考慮很多人沒有星期天休息的奢侈?為甚麼到教堂裡的人一定要穿西裝美服,而沒有想到很多勞苦大眾穿西裝如穿盔甲,全身僵硬?(有些人甚至一生只穿過一兩次租借回來的禮服!)

講了這麼多,你可能認為我是站在曹先生的一邊,同意發達後才信基督教。非也。我只是想趁這機會,提醒一些躱在教會四堵牆內的高級信徒,不要忘記社會中的另一大群人──他們是在四堵牆之外。現有的教會體制、形式、信息、時間等,都不適合他們,哪一方需要改?是他們還是我們?

當主耶穌在地上傳救世福音的時候,祂曾對富人這樣感嘆:「有錢人住天國是何等的難啊!」那些有財有勢的人,錢在哪裡,他們的心便在哪裡,很難對神專一;他們傾向倚靠不可靠的錢財,不易有單純倚靠神的心。耶穌在世上傳道時,攻擊祂、拒絕祂的,都是一些有財、有勢、有影響力的人;肯接受祂的,都是一般升斗市民,甚至一些被社會唾棄的窮人、罪人、婦人。有一次,有一個被社會排斥、被人人輕看的人請耶穌到他家中吃飯,那些有財有勢的人立刻加以批評:「你們為甚麼跟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聖經宣布耶穌來世的目的,乃是叫貧窮人得著福音,使被囚者得釋放,瞎眼者得看見,受欺壓的得自由。

基督教的福音是特為勞苦大眾而設的,因為得福音的條件是人肯謙卑肯接受。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他們得安息。」

因以上聖經的真理,我便不能同意曹先生的說法,認為有錢、有地位才上教會,要等發達才考慮信仰,恐怕那時會難上加難。

那麼為甚麼在敎堂內的人似乎生活地位都不錯?我可以給你一個肯定的答覆,他們未信耶穌前,大多數不是這麼好的,但信神後,耶穌改好了他們的人生和他們的生活方式。不良的嗜好戒除了;學生們更勤奮向學;從前不照顧兒女或不會管教的母親也聰明起來了,自自然然地,他們的家境、學識便提高了。父母的一代有了好轉,兒女的下一代更有明顯的進步。這便是耶穌救世奇妙之處。不單是將來天堂的福樂,今生今世已經歷到生活的好轉、知識的提升。

我自己便是一個好例子。我少時家境窮苦,全家擠在一間小屋,父母替人洗熨過活,家中兄弟姊妹五女二男,生活費、學費常成問題。鄰居同年紀的青少年早已到工廠做工,我父母信了耶穌,勤奮工作,堅持供兒女完成學業,男女不分。現在到了我們這一代,甚麼都好了,不用做苦工、靠勞力維生,我們都讀書有成,生活也安定得多。所以這是信耶穌步步高升的道理,不可不信。

我建議想發達後才信耶穌的朋友,不如把步驟倒過來,先信耶穌,你發達的可能性會更高,最少你的靈性生命已先發達了,這亦是不可不信的道理。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viewpoint/viewpoint.aspx?id=trvp353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5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