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父母相爱对儿女成长的意义

罗妮丽

有个11岁的孩子,平时成绩都是A,最近下滑到B和C。在家动不动就发脾气,摔门,向父母大叫,在校表现也不好,老师因此与家长谈话。父母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去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听了情况后,就问父母:“你们最近关系怎么样?”两人叹气,这两年经济上出现问题,各自都多找了一份工作,没时间管孩子,而且夫妻常常为一些事弄得很麻烦。他俩在咨询师面前谈着谈着,突然发现孩子的表现就是自己的表现。回到家后他们开始做计划,从缩减开支入手,减少工作时间多陪孩子。不久,孩子的表现又开始好转。父母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解决了。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父母亲情在儿女成长中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遗憾的是,我们作父母的只强调孩子的外在学习、品德教育,却忽视了父母亲情关系是教养儿女的一块基石,从而没有好好地照顾和管理上帝所赐给我们的特殊产业,实在是缘木求鱼。

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越来越困难

世界上最富有又号称以孩子为中心的美国,用丰富的儿童用品、娱乐、教育来帮助孩子固然必要,但是在日益颓废的社会环境下,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却不容乐观,很多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扎根养料—父母的亲情关系。

现在的美国,孩子成长面临的家庭环境有几个特点:

一、离婚使家庭变得越来越小。美国1960年人口普查时,只有9%的孩子是来自单亲家庭,而2000年人口普查时,这个比例已增加到28%。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仍占27%;也就是说,每四个孩子就有超过一个是来自单亲家庭。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十年来,美国妇女未婚先孕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美国新生儿中,有36%是未婚妈妈所生。与此同时,美国的离婚率接近50%,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单亲家庭。

二、再婚使得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2012年离婚后再结婚的人群中又有60-70%的再离婚,就是说不少人有多次离婚史,这样孩子亲爸亲妈之外又有一些后爸后妈。一九五〇年代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有2.6个孩子,现在倒过来了,平均每个孩子有2.6个父母。

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压力越来越多。单亲家庭中,与母亲生活的孩子,有56%是贫困孩子,与爸爸生活的孩子,有8.6%是贫困孩子。不稳定的婚姻关系、性别角色的变化带给现代的孩子们生活和情感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幸福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基石。父母在关系上投入一点点的精力,将来在孩子身上会有成倍的收获。哈佛大学在1997年研究发现,父母一起解决难题不争吵,没有离婚,孩子们将来的益处就很大。据调查,在八十年代末有86%的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但坚持不离婚;五年后再调查,这86%中有60%都说自己的婚姻幸福和很幸福。所以在低潮阶段要坚持婚姻,若遇到一点难题就离开,对自己、更对孩子产生很大伤害。

父爱子与母爱子的意义不可互相替代

很多夫妻即使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但他们对孩子都是真爱。有些夫妻离婚后争养孩子,以为自己把全部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将来就会更好。上帝将父与母两个角色同时安排在孩子的生命和成长中,不可或缺,不可相互替代,而是互补和搭配。因为上帝造男造女,性别、性情和角色都不一样。男人运用的多是理性思维,而女人则常常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母亲无微不至的爱永远给儿女一种安全感和动力,而父亲相对冷静客观的态度,能在儿女抱负、能力、性格和心态方面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我们常常把儿女的成长仅仅归功或归咎于母亲的教育是片面的。著名基督徒作家麦道卫(Josh McDowell)在其《模范爸爸》一书中引证过:美国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的医生根据全国人口统计数据,发现没有父亲的青少年,比家境清贫的青少年更容易沦为罪犯;耶鲁大学的一批行为学学者,研究分析了世上48个不同文化的罪案,发现犯罪率最高的一群人,都是儿时由母亲独力抚养的。特别是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天生需要父亲做榜样,父亲对周围的回应就会影响他性格的成长。如果男孩子由单亲母亲养育,长大后相对来说常有行为上的问题,如抽烟喝酒、过早的性行为等,甚至容易有抢劫、吸毒等犯罪行为。

孩子如果在健康的双亲家庭成长,相对来说能友善待人,哪怕是别人对自己有负面意见也会认真思想。如果孩子缺乏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也较难学习与朋友及同学建立亲密关系。即使父母没有忧郁症,孩子也可能会忧郁,尤其是父母离婚与再婚的孩子。孩子成人后,也会对婚姻关系的持续性无所谓,也很大可能会引起与同伴的分歧与争执。孩子在健康的双亲家庭成长,哪怕遇到艰难的环境也相对容易安静地承受,并试图把困难变成机会。每个孩子一出生就需要父母关爱他们,父母双方给孩子不同特点的爱,会在优劣互补中帮助孩子的成长。圣经中多处强调父母教养是不可或缺的,教导孩子:“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箴言1:8)

父母彼此相爱对孩子的终生影响不能忽视

父母不能离婚,但是不是为了孩子好歹赖在一起就够了?不是。父母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子女的生活品质。据研究发现,健康的婚姻与父母用尊重、诚信的态度彼此相爱,会给孩子提供一个爱的环境,加强孩子被爱的感觉。父母爱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孩子的母亲或者父亲,特别是在家里互相使用肯定的语言来沟通。根据最近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在家庭关系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相爱的配偶,伤害最多来自语言的火力,尤其是亚裔的父母,会用尖锐的话语伤害对方。教育研究表明,一个女儿的形象产生于父亲对母亲的态度,而男孩子的形象则来自爸爸在家被尊重的位置。

有一个家庭,丈夫在外上班挣钱养家,妻子在家作全职太太。她本身善于管理孩子,但不善于做家务,所以家里看起来很不干净。丈夫回家后看见家里乱糟糟的,就不能理解妻子为什么不用心做家务,然后心里不满地自己去洗碗、收拾屋子等。妻子看见丈夫在抱怨,也很不理解:自己天天在家想方法教育孩子和做饭,孩子各方面都好,房间没有收拾有何关系?她也恶语对待丈夫。爸爸妈妈争吵,孩子感到伤心,认为错误在于自己身上。

夫妻不可能没有生气时,但要学会正面沟通。如果丈夫先肯定妻子带孩子的成就,然后指出家庭的整洁对于他的意义;或问妻子自己有何方法帮她整理家居,而不是直接抱怨。妻子如果先肯定丈夫辛苦养家还帮她做家务,他们也许就不会吵架,孩子也不会感到伤心。如果父母之间总是争吵,互不尊重,孩子的自尊感就会受伤,也无法尊重自己和别人。

在婚姻和恋爱中,爱的感觉是不同的。恋爱中爱的感觉是短暂的,会消失,那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反应,很少有逻辑的基础。而在婚姻中,我们需要真心爱自己的配偶,其中包含了牺牲和努力,在某种意义上,含有一种舍己的因素。研究发现:在家庭关系中,第一,我们需要肯定对方,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样在家里就会少有战争。第二,学会用肯定的语言来沟通。这些夫妻间和谐的沟通都能帮助孩子感受到爱。肯定和赞美是不同的,赞美是觉得别人做得好,而肯定是承认别人的劳动成果。

孩子在彼此相爱的环境中成长,就会少点困惑,更喜欢抱持开放态度学习新东西;信任周边环境,更容易适应新环境;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认;不自觉模仿父母之间的体恤与支持,就能与朋友友好相处。

夫妻相爱,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我们当牢记圣经的教导:“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书5:33)如此行,必蒙上帝的喜悦和赐福!

(罗妮丽博士是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早期儿童教育系主任)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70306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659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