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真理壓倒傳統成見

何天擇

讀歷史的人都知道亞歷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他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也是教育家,對西洋歷史的影響非常鉅大。人們認為,他與他的導師伯拉圖,是古希臘兩位最重要的人物。自亞氏以來,凡二千三百多年間,世俗科學家傳統的意見,均認為宇宙無始無終,永恆存在。甚至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相反的証據愈積愈多時,根據調查,仍有三分之二的科學家贊成宇宙常態論(Steady State Theory)。但聖經創世記遠在亞氏之前一千年寫成,它的第一句卻是:「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明白說出宇宙有一個「起初」的「始」,也將有一個「末日」的「終」。

《最先三分鐘》(The First Three Minutes)的作者韋氏(Weinberg,一九七九年物理學諾貝爾獎得主),及許多天文物理學家,証明在理論上,由於自然律的要求,宇宙必有起初的一剎那。此前沒有物質、時間或空間。這便是目前科學家所共識的宇宙大爆炸論(BigBangTheory)。近三十多年來,我們雖然順理成章地接受宇宙大爆炸論,但不要忘記,在數千年後對宇宙觀念的改變,是科學對聖經驗証劃時代的一頁。近數十年來,由於望遠鏡與微粒加速器的探究,証明聖經第一句的正確性。聖經雖然古老,但不過時。「起初」觀念的解決,是基本重要的課題,因它推翻了宇宙永恆存在的唯物自然論。其他,如進化、恐龍、人種來源等,比較起來,只是枝節問題而已。

二千多年來,科學家相信物質永存的宇宙常態論,是有其一定心理因素的。因為這樣,他們便不必解決「起初」的問題。若有「起初」,那麼是誰啟始的呢?宇宙的發展是遵循誰的旨意呢?他們在情感上不願面對一位無所不能的上帝。所以堅持唯物的前《自然》(Nature)雜誌主編麥氏(John Maddox)說:「宇宙大爆炸論在哲學上令人難於接受。」但目前的科學家因科學上的數據接踵而來,便不得不接受這在感情上難於接受的知識。許多假設常是基於臆想或直覺,但科學數據愈來愈多時,臆想便不得不向事實低頭。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倚靠確定的事實,不倚靠人的意見。

愛因斯坦在一九一五年發現了普通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因為有數以千計的實驗証明,已成為相對律(Law of Relativity)。洛愛爾天文台(Lowell Observatory)的天文學家史氏(Vestro Slipher)根據相對律報告天文測量的結果,証明宇宙是動態的,目前仍在膨脹中。這樣,往回推算,從前的宇宙是怎樣的呢?百萬年前的宇宙又是怎樣的呢?事實上百餘億年之前,宇宙只不過是一點濃縮的物質。這便是宇宙起初的光景。相對論說出了對人與宇宙最重要的事實,即確有「創造」一回事。

說來有趣,愛因斯坦因為對常態宇宙情有獨鍾,於發明相對論之後二年,竟用不務實的手段修改他已發表的相對論,以符合所鍾愛的常態宇宙觀。但後來愈來愈多實驗証明,宇宙膨脹確是事實,他才覺悟而寫信給友人邦氏(Max Born)說,他反對自己的學說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今日宇宙的狀況與生命的存在,是由許多微妙因素極精密地配搭才產生的。例如上文的天文學家韋氏,他雖非教徒,卻說:宇宙起初爆開時,若能量只有一丁點兒的差異,不是萬分(10,000)之一的差異,也不是千萬分(10,000,000)之一的差異,而是只要僅差10120(即一之後有120個零)分之一,生命便無法在宇宙中出現。宇宙從開始便有計劃地產生生命,向這目標邁進。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家特納(Michael Turner)說,這產生生命的精密度,好似在宇宙的邊緣射箭,一箭穿過了整個宇宙,直射中放在宇宙另一邊只有千分之一米直徑的靶心。(參考The Science of God by Gerald L. Schroeder 第一章)。所以若說宇宙與生命的存在是機遇的產物,那是絕無可能的。

朋友,創造宇宙萬物、全智全能的神愛你,也愛我,祂樂意將永生藉著耶穌基督賜給我們。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90305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4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