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科技到神學院—訪林天順、張麗珊夫婦

採訪:余黃國凱

【編者按】林天順與張麗珊夫妻信主後,關係被神修補,人生觀徹底改變。2013年8月林天順辭去做了17年的高薪電腦工程師職位,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全時間服事主。

信主經過

林天順(以下簡稱林):我為人自負,1991年從香港到美國求學,自信可憑一己之力名成利就。工作後同事多次邀請我去教會,我都推卻。

張麗珊(以下簡稱張):我們1997年在香港結婚後移民美國。1999年大女兒出世,我一個人在家裡帶孩子,變得很憂鬱,會忽然間哭起來。2000年中,天順問我要不要去教會,我想認識朋友,一口答應。去教堂聽聖詩,我感動得流淚。之後每主日都去,聽到很多信息。當時不全都明白,但經歷心裡的平安、喜樂。三個月後,我決志信主,接受洗禮。兩年後,天順也信了主和接受洗禮。

林:我見麗珊那麼憂鬱,想起同事的話,便問她要不要去教會。最初只為陪她解悶,後來自己聽了信息也有感動。2002年夏天,參加教會的退修會,一連兩三天不斷聽神的話,感受很深,之後確信上帝是真神。同年秋天,教會播放福音電影《賭神》,看完後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深刻的反省。覺得自己就像影片中的主角,雖不是賭,卻同樣以追逐財富為人生目的。我在公司有好的表現,期望升職加薪,心態與賭徒無異,做很多屬世的事。那晚回家我對妻子說:「我決志跟隨主耶穌。」隨即做決志禱告,同年11月受洗。

張:我信主後變得開朗,參與各種事奉。孩子漸大,我還想再多為神做點事。其實當時心情也很矛盾,渴望事奉,但又自知在家裡見證不好,會常與丈夫吵架,覺得子女叛逆,家庭還沒處理好,事奉怎能得神喜悅。

林:我信主後,人生觀和價值觀日漸改變,不像以前那麼看重錢財、地位和屬世的享受,同時也很樂意參與事奉。

身體不適

張:從2011年10月起,我開始感到不適,看過多個專科,做過很多測試,仍找不出原因;但很疲累,從肩背直痛到手指關節和膝蓋,刷牙和上樓梯都有問題。後來更每天下午發燒,入夜燒得高至103度,日間又退了下來。

林:我以為六、七十歲的人才會身體不好,麗姍不到40歲身體就有那麼多問題。

張:我很害怕,直到醫生叫我進醫院,才感到安全。因我相信住院、吃藥就會好起來,我對醫生抱很大期望。誰知住院十天,做了很多檢驗,見過七、八位專科醫生,仍查不出原因。

林:我平日工作壓力很大,公司的要求很高,裁員後工作量更增加兩成。麗姍住院後,我一個人接送子女,做家務,去看望麗姍,忙得團團轉。她入院後三、四天,全身浮腫,好像半死,我立刻禱告,恐怕她離世。麗珊也說:「如果我離世,也許你要獨力照顧我們的兒女了。」我立時哭了起來。一家四口好好的,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變成三口?

張:留院十日,仍找不出病因,院方叫我出院,給我一個助行支架。感謝神,回家不到一星期就可不用支架。後來知道,我是患了罕見的免疫系統失調症,一百萬人中才有一個患此病。

從主來的力量

林:無論多累,我每晚都靈修。詩篇八十四篇5至6節給我很大的安慰:「靠祢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雖然我不明白,但我相信一切都有神的美意。箴言十七章22節:「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林後四章17至18節又提醒我們,現在所受的,是至暫至輕的苦楚,相比於將來在天家所得到的永遠榮耀,算不得甚麼。如果不是信了神,我們會崩潰。

那段日子,何牧師幾乎每晚來電和我禱告,姊妹們又去醫院餵麗姍吃東西,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愛。

張:我無法入睡時,就躺著聽聖經,免得自己胡思亂想。哈巴谷書三章17至18節給我很大鼓舞:「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効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住院的日子,天順天天來為我祈禱,常引用馬太福音六章33節:「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我當時生病,滿腦子都希望快好起來,不明白神的話。後來明白了,神要我們放開,別老想自己的事,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我雖患病,仍可以榮耀神和鼓勵人。我開始知道,神要我們生命長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要以神的事為念。

那段日子我常問神,有甚麼功課要學習,神也賜我有出人意外的平安。住院期間師母每天來看我,為我祈禱,教會弟兄姊妹迫切為我禱告,有些姊妹送食物來,見我胃口不好,就預備得特別精緻,以吸引我的食慾。住院前後,每天都有人輪流負責為我安排膳食。

生命成長

張:經歷這次病患,我們夫婦比以前更珍惜對方。以前有不少摩擦,各有不同想法,各人堅持己見;現在我們學到彼此尊重,更體貼對方,家庭和諧多了。

林:以前我很主觀,要麗珊聽我的;現在學習從她的角度來看。以前我有很多計劃,要做甚麼,去甚麼地方;現在知道,生命可以瞬間消失,如早上的雲霧。

張:兩個孩子經歷考驗,生命也成長不少。我出院後,每星期我們都有家庭靈修。

林:孩子學會了自律,自動做功課和煮飯。女兒更懂事,樂於分擔家務,照顧自己,照顧弟弟。以前她有些事不想做,但因媽媽病了,就主動幫忙,心態和以前大不相同。兒子從前甚麼都不動手,現在學會照顧比他年齡小的孩子。

張:三年前,天順說他很想讀神學,我的反應是,我們家庭吵吵鬧鬧,你居然去讀神學?我不支持。然而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藉著病痛,神修補了我們夫妻的關係。神要我明白,事奉不是一個工作崗位,而是生命,要與丈夫同心,幫助他。

林:現在我雖然一個人讀神學,但是全家事奉。聖經清楚教導夫妻要「二人成為一體」,應該彼此配搭,榮神益人。

為甚麼要專心事主?

林:太太生病後我常想,當我離世見主面時,主不會問:「你40年來做了多少工程?為公司賺了多少錢?替公司解決了多少難題?」祂會問我一生幫助了多少人?帶領了多少人信主?所以我決定把握時間服事主。此外,主提到十個被治好的大痲瘋病人,只有一個回頭來感恩。神醫治了麗珊,雖然現在她仍有不適,但已能行動自如,可以參與事奉,我們豈能不報答主恩?我與麗珊溝通,再和牧師傾談,覺得服事神比追求金錢更有意義。

幾年前從加拿大去巴拿馬宣教的一位牧師來我們教會講道,有一句話很感動我;他說:「北美華人大多是專業人士,生活優裕。退休時,孩子已長大,大學畢業,有好工作;而他們自己就坐遊輪,吃喝玩樂,年年如是。」又說:「有些姊妹年紀大了,就去護膚,一週或兩三日做一次。人生是否就這樣週而復始的賺錢、儲蓄、退休、乘遊輪、吃喝玩樂、護膚美容、打高爾夫……呢?」我聽了扎心,從那時起便對人生另有看法,考慮全職服事主。

2013年1月我報讀神學院,3月被錄取。初時還自己籌算,想一邊工作一邊進修,保持經濟來源,因為子女將讀大學學費很貴;然而神不要我們為自己籌算。到了6月,公司打電話來告訴我,本來要做的項目被取消了,要是找不到別的項目,有可能被解僱。那時我讀到列王紀上十九章,當以利亞呼召以利沙,以利沙就回家「宰了一對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給民吃,隨後就起身跟隨以利亞,服事他。」(21節)以利亞曾對窮寡婦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王上十七14)我知道神要我全然信靠祂,不能一腳踏兩船,於是毅然辭職,專心修讀神學。現在我和妻子都完全仰望主,等候主的差遣。

(余黃國凱採訪、整理)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50403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6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