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與主同受苦難的人-書評

張宇理

書名:陶匠的手
作者:裴璐
出版:靈石出版社,322頁,US$12.95

2011年美國有一位年輕足球員,常在球場上高調宣示信仰。每次備裝上場時,他都在臉上寫些聖經章節;每次得分就單足跪下禱告感恩,在基督教界中曾經引為美談。前不久,我看到一則消息,這位美式足球員本來答應了某教會去分享,但因該教會牧師曾指同性戀是罪,他害怕受牽連捲入被人批評的漩渦,就取消了分享會。事後,有不少基督徒發表意見,說他這樣做是對的,因他還年輕,總不能得罪世人,誤了自己的事業前途─也許將來還是政治前途呢!

如果這樣,歷代的先知都不必殉道了。耶利米何必得罪國王?施洗約翰何必去管希律和希羅底的私事?《陶匠的手》的主人翁傅華,因堅持做裡外如一的基督徒而被下監時,不過是22歲,剛大學畢業,成績優異,且獲世界著名胚胎學家童第周教授兼系主任舉薦特別栽培,派往莫斯科大學留學七年,以便將來回北京科學院作科學研究。黨也同意了。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放棄「反動的宗教立場」。傅華斷然拒絕了。從此不但斷送事業前途,還飽受逼迫。

1955年7月,傅華剛大學畢業,就在「反胡風運動」中被打成反革命份子,在校園中挨批鬥,被拳打腳踢,在獄中過著非人生活。罪名是在校園中進行宗教活動(團契)、抵制進化論、不參加「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兩年後,他被釋放出來。可仍因為不答應做內奸出賣弟兄姊妹,不公開承認退出「三自會」是政治錯誤,而不獲分配工作。他上書市委、市長、省委、省長,一直到總理周恩來,仍不得要領。

後來他終於找到民辦中學教書的工作。因班裡學生高考成績突飛猛進,而被評為區民辦企業「先進工作者」,省市中學都派數學教師來聽他的課。這份工作後因過勞成疾丟了。第二份工作是拉大車,每天拖拉著千多斤重的排車子,在風雪和烈日下上坡落坡。一天的工作是人民幣1.25元,比教書還多。

傅華的第三份工作是在建築工地打石子,也兼做一些外加工活,描曬圖紙、刻鋼板。可當工作單位欣賞他,要給他正式工作時,上級不批,連本來有的活也不能做了。

1963年,發動四清運動,教會遭遇第三次全國性的大逼迫(前兩次分別是1951及1955年)。

1966年5月16日,中央下達最高指示「五一六」文件,文化大革命正式爆發。在「破四舊」和「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戰鬥號令中,基督徒又被揪鬥迫害。這是教會遭遇的第四次全國性大逼迫(前三次分別是1951年、1955年及1963年)。這時,已回民辦中學教書的傅華又被揪鬥,不准回家,不准與外界接觸。他的家被抄了四次,他父母被遣送農村。好在父母都是醫生,到村裡行醫濟世,倒也受村民關照。

有一位中華基督教會的李牧師,從一開頭就見風轉舵,投奔三自會。文化大革命時,還在家中臨街大門上貼了大字報,「嚴正聲明」自己已放棄信仰;可紅衛兵並不放過他,照樣把他揪出來批鬥,遊街示眾。

傅華為主付上了沉重的代價。連他家人也受牽連。1975年,他的岳父在香港病危,想見女兒一面,也不獲批。直到毛澤東逝世,四人幫倒台,1977年鄧小平上台,1978年,傅華的妻子兒女才獲得放行。可是,傅華仍不能出國。從此家人分隔兩地,不知何日才能相聚。終於,神的時候來到。在1981年,鄧小平全面掌權,出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傅華拿到了出國護照。

難得的是,在26年反革命的生涯裡,沒有工作,走投無路,從22歲到48歲,傅華把黃金的青春歲月獻給了主,仍不後悔。

筆者認為,本書是同類見證書中最好的作品。「最好」因為它不只是一個人的傳記,它寫那個時代,寫紅潮席捲下中國教會的真人真事,涵蓋著較遼闊的視野時空。當中有為主受苦,又有否認基督、賣主賣友的教牧、領袖與平信徒。讀來怵目驚心,不是因為劇情的詭譎、恐怖、懸疑,而是看到在大逼迫底下信徒和教牧紛紛落馬的可怕事實。筆者不禁反思:假如當時我也置身其中,我是哪一種人?我們所景仰的教牧、名人,又是哪一種人?無可否認,我們多少人的信心都是未經火的試驗的。

為甚麼傅華能為主站穩?固然,是神保守了他;但是,鋼鐵豈不也須提煉嗎?傅華生於1930年代的東北,三歲喪母。他像《玻璃鞋》中的灰姑娘一樣,有一個繼母。六歲就要每天早上第一個起床,生煤爐,燒稀飯,提著菜籃,到來回走一個半小時的菜市場買菜。早飯以後,就是家務活,洗碗、抹桌子、掃地、拖地板,然後才去上學。14歲,他擔起一切家務,服侍臥病在床的繼母,照顧年幼弟妹,洗衣燒飯。

看來,神藉著童年的經歷,鍛鍊了他不怕吃苦的心志。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很多人受苦越多,越怕吃苦,因覺得已經受夠了!傅華自己的解釋是,一切都為了愛,他愛為他流血捨命的基督,因著愛,他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難。

不過,人的感情是脆弱的。多少人的所謂「愛」是只能共安樂,不能共患難。傅華不同的地方是,他有與主一同受苦難的心志。在唸完大學,等候工作分配時,他曾這樣禱告:「神啊,求袮把我分配到十字架最重的地方,去經歷袮的苦難;在袮教會受苦的時候,不要把我放在教會苦難之外。」這與我們天天求平安,求福樂,求萬事稱心如意的禱告是不是大相逕庭?很多信徒在患難中跌倒,離開神,不就是因為不想吃苦、怕吃苦嗎?這是心志問題,也是價值觀的問題。求主憐憫我們!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30405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4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